为解决数据源头过多、数据过而不留等问题,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以基层数据应用平台为抓手,紧扣“数据融合”的主线,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创新应用场景,在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企业发展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凭借数据力量驱动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排查治理更精准
平台整合了党建、民政、应急、综治等10余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动态更新,改变了过去“信息孤岛”和重复填报的痛点。例如,在消防安全领域,平台通过智能报表和台账功能,将辖区内600余家“九小场所”信息统一归集,检查人员可实时上传检查结果和照片,应急部门可全程跟踪整改,形成“检查-反馈-整改”闭环管理,大幅提升隐患排查效率。
民生服务“主动推送”,兜底保障更高效
平台通过“大数据主动发现线索”功能,对低保、残疾家庭等专项数据进行智能筛查,累计发现并处理高龄津贴、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等数据线索6000余条,实现民政救助数据的动态精准管理。同时,街道依托平台开展政策推送和线上培训,将300余条惠企惠民政策实时上传,帮助群众和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企业服务“一网通办”,营商环境更优化
街道将企业走访与数据平台深度融合,形成“问题记录-部门协同-闭环解决”的服务模式。例如,某企业反映土方储存难题后,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快速流转问题,街道领导及时协调解决,获得企业高度评价。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收集企业问题100余件,解决率达90%,实现“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下一步,大窑街道将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探索智慧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等新场景,推动数据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提供更强支撑。
(通讯员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