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性格更叛逆雄壮,有权贵居高临下之气势,胡适则更为温和。 胡适对社会认知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洞察力。他对现代民主制度的认知扎根于宪政文明的内核,能够穿透革命浪潮的表象审视制度建构的深层逻辑,其《人权与约法》系列论述至今仍具有思想穿透力。 相较之下,郭沫若的思想光谱中存在着明显的认知断层——对代议制民主的运行机理缺乏系统性理解,革命理想主义遮蔽了对制度异化的警惕,这种局限在《甲申三百年祭》的历史叙事中显露无遗。 从社会实践角度观察,两位知识分子的路径选择呈现出镜像式分野。 郭沫若展现出典型的行动派特质,兼具政治嗅觉的敏锐性与组织运作的实操能力,从北伐时期总政治部副主任到抗战时期第三厅厅长,其角色转换会看风向。 而胡适则保持着学者从政的典型姿态,驻美大使任上的文化外交成就与国内政务的疏离形成鲜明对照,这种特质在"好人政府"主张的实践中已初现端倪。
郭沫若性格更叛逆雄壮,有权贵居高临下之气势,胡适则更为温和。 胡适对社会认知展现
婵媛素影幽
2025-02-18 17:18:19
0
阅读:34
幸福
胡适美国人的一条狗,想着中国做美国霸权的附庸
真的假不了
胡适在四处碰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