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良: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全力推动甘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金台资讯 2025-02-18 19:44:10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展现四川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的生动实践,从2024年12月2日起,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与人民网四川频道联合推出“人民网聚焦四川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系列访谈”。敬请关注!

人民网成都2月18日电(记者刘海天)近日,四川省甘孜州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樊玉良接受人民网专访,分享了甘孜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培根铸魂、强师提能、提质培优、资源补短、管理增效、开放共建“六大工程”,全力推动甘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就和愿景。

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力推动甘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甘孜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樊玉良:近年来,甘孜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推动甘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1.99%,18个县(市)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较2015年提高20.48个百分点,教学质量在稳步提升中取得长足进步。

二是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持续深化高中直播式、初中录播式、小学植入式、幼儿园观摩式远程网络教学模式,优质教学资源使用率达62.89%,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地区典范。

三是为民导向更加鲜明。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十五年免费教育保障和困难学生资助资金42.94亿元,超过393名学生通过就读“9+3”免费教育实现稳定就业,困难群体、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四是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评选州级“骨干教师”600人;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43.34亿元,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255个,学校成为当地“最美建筑”。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人民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部署。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樊玉良:甘孜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立足甘孜实际,找准切入方向,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是聚焦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制治理改革,结合集中规模办学实际合理划分学区,深化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完善高海拔县异地办学机制,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二是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和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礼遇制度,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深入实施教师“骨干计划”,“一人一策”引进“高、顶、尖”教育专家人才,探索实践教师学科知识水平考试“考培降转待退”制度,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是聚焦评价体系建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将党政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强度、控辍保学、校园安全等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分层分类探索建立教师“积分制”,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加强终身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

聚焦补短板、提质量、促均衡

奋力推动全州教育事业现代化进程

人民网记者:请您给我们分享一下甘孜州贯彻全国及全省教育大会的情况。

樊玉良:甘孜州坚持把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召开全州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甘孜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硬措施”,聚焦补短板、提质量、促均衡,奋力推动全州教育事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党建引领把方向。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为师生上思政课,带头深入学校调研,带头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州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州委教育工委定期研究教育工作25次,进一步筑牢高原教育发展根基。

二是全域统筹强保障。深入实施“教育布局优化三年行动”,调整“空心校”“微型校”149所,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校57所,推行“编制周转池”制度,近三年向边远牧区、薄弱学校倾斜补充教师1564名。

三是质量攻坚求突破。持续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通过双选、公招等渠道招录教师2639名,新增特级教师11名。2024年,全州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考试录取率达90.62%,普通高考本科录取率达到21.20%,较2021年提升1.95个百分点,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三连增”。

四是数字赋能促跨越。建成“甘孜智慧教育云平台”,接入成都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建成“5G+VR智慧教室”2个,开发本土网络教育资源832个,实现海拔4000米以上学校专递课堂全覆盖。

五是产教融合助振兴。建成高原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开办非遗文化、旅游服务、高原农牧等特色专业,传播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原特色文化,近3年输送技能人才919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4.87%,走出高原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的特色路径。

深入实施培根铸魂、强师提能、提质培优、资源补短、管理增效、开放共建“六大工程”

全力以赴对标落实、贡献力量

人民网记者:站在新起点上,甘孜教育如何对标2035年全省建成教育强省目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樊玉良:全省教育大会提出“要着眼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目标,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到2027年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立德树人强、培养体系强、支撑引领强、影响辐射强、动力活力强的教育强省”。围绕这一目标,甘孜州将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实施培根铸魂、强师提能、提质培优、资源补短、管理增效、开放共建“六大工程”,全力以赴对标落实、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教育的政治属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打造本土思政教育品牌,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为师生上思政课,构建“思政课程化、课程思政化”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前途命运融入到民族复兴大局之中,用实际行动来深刻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

二是坚持教育的人民属性。全面推进“学前学普2.0”行动,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全面筑牢控辍保学底线,探索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全面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健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强化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家校共育水平,持续提升甘孜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

三是坚持教育的战略属性。深入实施提质增效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基础、信息化平台、资源建设、远程教育、师资培养、创新融合建设工程,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持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深化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引进浙江优质管理团队、先进教育理念、优质教育资源,实施中小学幼儿园骨干培养工程,拓宽州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

0 阅读:0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