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业“一哥”京东方A(000725.SZ)是A股散户钟爱的上市公司,股东户数常年超百万,位居A股首位。
然而,这家备受散户青睐的公司却让股民们颇为“受伤”。2021年,京东方A总市值一度突破2500亿元,但此后一路下跌,目前仅剩1700多亿元,期间最大回撤超60%。
更令人无语的是,1月20日晚间,京东方发布“靓丽”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52亿至55亿元,同比大增104%至116%。但资本市场反应平淡,1月21日股价仅微涨2.23%,业绩预告披露至今,其最大涨幅仅为6%,跑输同期深证成指6.97%的最大涨幅。
京东方,到底怎么了?
首先,看似“靓丽”的2024年业绩预告,含金量有限。
2024年业绩高增与2023年基数低有关。2023年京东方净利润仅25.47亿元,大幅下滑66.26%。
此前2021年和2022年,京东方的净利润为258.31亿元、75.51亿元。据此测算,2024年京东方净利润仍不到2021年的四分之一,不到2022年的四分之三。
此外,根据此前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推算可得知,京东方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18.9—21.9亿元,同比增长23.93%—43.61%。增速弱于前三季度的258.21%。
要知道,四季度通常是京东方全年的业绩高点,因为苹果和华为往往都在四季度召开秋季发布会推出新品,京东方作为上述重要供应商可承接大量高端订单。
但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方业绩同比增速却远低于前三季度。显然不是个好兆头。
所以,与其说业绩炸裂,倒不如说隐忧浮现。
讲完业绩,我们再探讨更深刻的原因:
面板行业的逻辑已发生深刻变化,京东方想要“重回巅峰”愈发困难。
2024年曾被视为面板行业的复苏之年,但事与愿违。上半年,面板价格较高,厂商开工率在80%-90%;第三季度,随着价格下跌,开工率降至60%-70%;第四季度虽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有所企稳,但11月、12月的厂商计划开工率(77%、79%)仍低于上半年。
过去,面板行业遵循“供过于求—产能出清—供不应求”的周期规律,但如今全球面板行业格局已根本改变:产能高度集中,头部厂商占据主导。这些厂商有两个特点:一是几乎不会因垮掉出局,产能被动出清难再现;二是产能、销量高度依赖买方需求,一旦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就会出现。
这意味着未来面板行业的增长可能基于产业底部温和复苏,重回曾经的顶峰不仅耗时更长,能否实现也充满不确定性。尽管京东方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占据头部地位,但依然无法避免行业整体性的低迷。
那么,京东方的未来,是否毫无机会了?
倒也不是。
半导体显示新应用的出现,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比如被寄予厚望的折叠屏手机。屏幕更大显然会进一步拉高对面板的需求。
目前,京东方已经供货华为三折叠手机,近期亦有消息称苹果将发布折叠屏手机,京东方有望成为供应商之一。
不过,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但第四季度已出现下滑,出货量250万台,同比下降9.6%,这是连续9个季度增长后的首次下滑。折叠屏手机虽带来革命性体验,但高价格越来越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研究机构IDC预计,2025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将进入“小年”,更多厂商持观望态度。
折叠屏手机市场实现要突破,还需等待价格大幅下降。
这意味着,京东方的百万股东,可能还需承受较长时间的不确定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转自: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