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归香蜜薯、黄塱无花果、龙安淮山、江湾天冬、重阳贡柑、龙归生猪、龙归丝苗米、龙归贡柑、龙归古树茶等农产品,以及清代民国瓷器青花夔龙纹炉香包、彩花纹笔记本、喜鹊登梅围裙、馆藏文物扑克牌、“一夜暴富”抱枕和花鸟纹眼罩等文创产品……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产品,未来将被冠以共同的品牌——“武龙源”。
近年来,武江区精选优质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挖掘客家文化、岭南古隘历史、南岭山脉优秀自然环境等元素,倾力打造“武龙源”区域公用品牌,致力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知名的特色农副产品手信的代表区域品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公用品牌,产业生机勃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段《桃花源记》里面的描述,也是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续源村古山茶树产区——亚髻山的风景。
亚髻山海拔70-953.7米,地貌以低山区丘陵为主,年平均气温20.3℃,年平均降雨量1537mm,土质富含硒元素,空气质量和水质均为优等。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2万多株古山茶树,部分树龄近1000年,产出来的茶叶非常清甜、醇香。
为了让龙归续源古山茶树走向市场,步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外地茶客品尝到这盏来自大山深处的香茗,2024年,武江区积极指导续源村党支部,成立亚髻山古树茶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布局打造“武龙源”区域公用品牌。
为下好这步茶产业发展“先手棋”,武江区聚力加快全区茶叶规模扩张、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深入挖掘龙归镇续源村古树茶文化,积极推动龙归樟源古树茶开发项目完成,并打造以“茶旅+”为主题的客家文化特色山村农家民宿景观,奏响武江区茶业助力乡村振兴“致富乐章”。
“武龙源”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出,得到了当地村民和企业的热烈响应,也让龙归镇奇石村牛郎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天保嗅到了商机。
“2024年,茶园在原有180亩的规模上扩产了60亩,带动销售约4.8万元,另外,打造了牛郎茶园观光点,也迎来1000人左右参观。”胡天保说。远眺茶山,胡天保对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信心十足。
又是一年阳春三月将至,又是一年采茶好时节,在不久的将来,茶农们身挎竹篓采摘忙,春茶茶香四溢的画面将不日上演。
合力打造品牌,助力产业发展
要叫响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繁荣一方经济,武江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良华深知,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必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战略工程。
为此,2024年武江区着力构建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并制定《韶关市武江区乡村产业发展奖补实施方案》,明确武江区财政统筹1000万元作为乡村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并支持以镇为单位或跨镇组团,着重引导发展粮食、茶叶、药材、兰花、蔬果、预制菜等六大板块,谋划乡村产业项目,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同时,由武江区农业协会委托丰龙供销(韶关)有限公司负责,引导生产主体之间加强协同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区域公共品牌管理中,生产主体可以通过共享资源、联合采购、合作研发等方式,降低成本,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环节,全程监控产品质量,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而在宣传方面,则将线上和线下的推广活动同步进行,相互呼应,形成整体效果,致力于全面打响公用品牌知名度。线上主要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以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内容营销,如发布品牌故事、产品介绍、消费者评价等内容;线下主要通过建立线下直营店、体验店、合作点等,并作为社区团购的提货点。此外,还将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博览会,展示品牌产品和形象,例如,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手工艺品展会等。同时,与当地旅游部门合作,将品牌产品纳入旅游购物推荐名单,借助旅游渠道进行推广。
从过去的卖资源、卖产品,到未来的卖品牌,刘良华表示,“武龙源”区域公用品牌的构建,将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发挥了品牌集聚效应,有力带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文、图|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邹方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