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惠州两会]市政协委员张璧:发展镇村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助推“百千万工程”建设

羊城派 2025-02-18 21:21:30

自全省启动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广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广东创新探索了“社村”合作这一条具有广东特点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助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提供新思路。

乡镇农产品综合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作为“社村”合作前沿阵地,担负着助推优质农产品上行和商品服务下沉的中枢纽带重任,对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堵点、整合农产品供应链条具有重大作用。

惠州市政协委员张璧认为,惠州作为广东农业大市、粮食主产区,资源禀赋丰富,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以“社村”合作为契机,助力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惠州打造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大有可为。

他在《关于进一步发展镇村农产品综合服务站的建议》中提出,目前广东供销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惠州市、博罗县供销社,以及基层供销社联动,共同建设杨村镇、湖镇镇和公庄镇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站,但经调研发现,服务站存在政策支持不显著、产销对接不畅通、规划指导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记者了解到,2024年,广东印发了《关于推进“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服务站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张璧建议,惠州着力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探索创新机制助推项目行稳致远。具体而言,要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多部门协同优化流程,合并审批节点,减少项目立项、资质审核等环节,简化项目所涉农村土地流转等手续;其次要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在充分研判项目投资测算的基础上,降低企业自筹资金比例,适当放宽财政资金使用范围,减缓项目前期经营压力;再者要切实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针对服务站全链条主体的经营需求,提供个性化信用服务;同时提供税务指导和创新税费服务,协助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开票难问题,探索减免服务站涉农业务相关运输费税率、简化出口退税流程等措施,降低企业税费成本;此外,要探索涉农人才积分制度。通过与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挂钩,实现产业留人、事业留人外的“主动留”,为项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造就生命力。

在解决产销对接不畅通这一问题上,张璧认为,惠州要引导组建惠州市农产品产销对接联盟,集聚市内农贸农批、食品加工及食材配送等行业的经营主体,鼓励相关企业通过服务站下发农产品需求,推进订单农业落地,发挥农产品属地化供应优势,推进本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相关部门在与市外、省外的农业合作领域中积极推广惠州市特色名优农产品,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展销活动等方式,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助力本地农产品更好地融湾入海;鼓励发展电商平台,以政策配套促进农业产业与电商产业的双赢融合,利用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推广本地农产品,促进销售上规模。

规划引领走在前,项目提速增效有希望。张璧建议,针对“社村”合作试点区域,惠州研究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各村优势,平衡农产品差异化与规模化发展;其次要支持引导服务站找准定位,将服务站打造为本地农产品区域流通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承载主体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依托服务站不断增强试点区域农业的基础保障能力和持续供应能力,建强建稳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村集体绩效奖励机制,把土地/水塘利用率、农产品产出规模、村民就业等指标纳入村集体绩效考核范围,加大激励措施,鼓励基层村干部大胆作为,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文、图|林海生杨锦强周婷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