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比春晚小品好笑?”不少观众对《演员请就位3》做出这样评价——一档演技类综艺竟然轻松实现了喜剧大赛的目标。
时隔五年,演技竞技真人秀《演员请就位》推出第三季。就在它正式上线前,一段杨子和许佳琪再现《封神第一部》纣王和妲己浴池戏的片段冲上热搜,网友看后直呼“辣眼”,心疼女演员“工伤”。万万没想到,《再见爱人4》里戏瘾大发的杨子如此迅速地再就业,干回了他最爱的老本行——演员。
2月14日,《演员请就位3》正式开播。比演技大比拼更快出圈的几个片段是:导师质问演员是否整过容、杨子饰演西门庆吓坏于佩尔、章子怡不满演员表演现场发飙、古早网红刘梓晨演古偶男主等,几乎每个片段都能让观众一边憋笑,一边尴尬得手脚蜷缩。
这戏剧性拉满的一幕幕,在短视频平台上病毒式传播,令综艺热度直线上升。云合数据统计的全舆情热度榜和网络综艺霸屏榜上,《演员请就位3》均位于榜首。灯塔专业版显示,2月18日,上线五天的《演员请就位3》实时正片播放市占率以12.18%超过《你好,星期六2025》《声生不息·大湾区季》等,位列综艺板块第一。
在娱乐爆点频出、信息大爆炸的当下,争夺观众注意力不易,各制作方使出浑身解数,无论方式是否体面,至少在吸睛这一点上,《演员请就位3》做到了。
审美还是审丑?
导师和演员之间一段火药味十足的开场白,引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整容”“带货”“换角”“烂剧”等争议话题,46名演员粉墨登场,其中有刚出道的新人,也有渴望翻红的中年演员,还有短剧演员、搞笑博主,也少不了试图转型的前偶像组合成员。随后,这些演员被引导进入一个大型实景影棚,竞演规则是在20分钟内完成妆造并找到合适场景,以独角戏或合作搭档的方式进行即兴表演,在短时间内争取几位导师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季《演员请就位》除了陈凯歌、章子怡、吴镇宇、惠英红等演技类综艺常驻嘉宾之外,还请来了重量级的国际导师——包揽无数国际大奖,两度获得戛纳、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法国影后伊莎贝尔·于佩尔,她是国际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
在第一集中,于佩尔的镜头不多,对演员演技的点评也是寥寥数语,加上语言隔阂,无法确认她对演员们的整体表现究竟作何感想。即便如此,她还是参与贡献了一个令人身临其境、不寒而栗的名场面。
在即兴表演环节,看到于佩尔走到面前,杨子以一段油滑夸张的表演试图吸引她的注意,看到杨子手舞足蹈、步步逼近,于佩尔先是下意识地捂紧了大衣领口,接着又小幅后退两步。而等到章子怡一组来,杨子又故伎重施。在后台采访时,陈凯歌直言:“杨子老师的表演把于佩尔老师吓坏了。”
不过,杨子似乎对自己的表演非常满意,并发微博喊冤:“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西门庆当街调戏良家妇女的戏,我难道演得真不好吗?大家的各种心理不适不代表演得好吗?”
紧接着,网红刘梓晨选择表演古偶《长相思》中主角之一相柳的名场面,眼看他拿着箭一遍遍地捅向自己,歪歪斜斜、断断续续地以气若游丝的方式念着台词,演员基本功声乐、台词、形体、表情无一过关,看着他反复“死去活来”,一边的章子怡和吴镇宇只能报以苦笑。
显然,节目组请来杨子和刘梓晨,目的并不在于打捞中年戏骨或是发掘有潜质的新人演员,他们天然自带流量,又能“躺平任嘲”,成为观众“审丑”的对象,制造话题和笑料。他们带来了骂声和流量,被嘲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曝光。毕竟,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黑红”也是红,可以迅速变现。
真人秀大于演技比拼
有观众将《演员请就位3》的这场大戏形容为“飞跃疯人院”,指的是大多数演员都在以一种夸张的姿态、极端的情绪来吸引导师注意,以至于动作、声音、表情变形,变成令人啼笑皆非的灾难现场。
不过,这种在影棚里各个角落即兴表演的赛制设计,的确给演员们出了一个难题,需要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足够吸睛的表演。于是演员们选择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片段,没有任何情节铺垫,一上来就展示情绪的大开大合,再加上导师递上的字条要求演员迅速做出从喜到悲或从悲到喜的情绪反转,给人一种大家精神状态都很癫狂的感受。即便平时演技不错的演员,也可能会在这一环节表现失常。而这种“失常”又一次构成了这档综艺的看点。
实际上,《演员请就位3》里并非全然没有触动人心的表演。比如宋伊人饰演一个战争中失去双亲的乞丐,在导师盘问之后,迅速给出临场反应,求援的眼神和涌出的泪水贴合角色令人信服,打动了章子怡和吴镇宇。再比如张百乔饰演一个患有脑瘫的豆腐摊主,从肢体语言到情感变化都给出了精准设计,仅仅用几句台词就能让人物立住并真实可信,在获得导师认可之后,他没有迅速出戏,而是仍沉浸在角色之中,与导师完成后续交流。另有两组年轻演员搭档演出互动自然、情感真挚。但可惜的是,这些真正有人物、有情感、有故事的演出被藏在了泼天流量和黑红场面之后,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
演技类综艺并非新鲜事物,自2017年《演员的诞生》第一季到今年的《演员请就位》第三季,这类综艺没有从小荧屏上消失过,搜索“演员”为名的综艺节目,还有《我就是演员》《演员的品格》等,《无限超越班》《演技派》也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综艺开播之后往往会凭借导师锐评、灾难表演、神级现场吸引一波流量,播到最后常常一地鸡毛。在口碑上,大多在及格线上下徘徊,真人秀的部分远大于演技比拼。
8年过去,这类综艺抱着为影视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打破资源垄断的初衷,似乎没有挖掘过多少有天赋的新人演员,打捞多少被埋没的沧海遗珠,却留下许多令人发笑的名场面。比如欧阳娜娜的那句声嘶力竭的“蚂蚁竞走了十年了”,黄圣依崩溃地在舞台上来回踱步的“海娃死了”,或者是毒舌导师的名言,比如李诚儒那句“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一些好演员在演技类综艺舞台绽放过光彩又走向落寞,还有一些话题演员早已退圈。
流水的演员,铁打的导师,从“章子怡扔鞋”到“章子怡发飙”,导师们面对失败表演的出离愤怒,似乎也成了这类综艺剧本的固定情节。只是这种戏码演久了,即便冲突到极致,观众也会因为虚假而心生厌倦,审美疲劳。
通过一档演技类综艺,反而能管窥演艺圈这个名利场的潜规则,例如看人下菜、拜高踩低、以大欺小、阶层分明。这一幕幕尴尬场景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好演员难出头、新人演员没机会的根本原因,到最后,一切还是按照既定规则运行着,什么也没有改变。这个舞台似乎并不是真正为想要被看见、尊重表演的演员而准备,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想要展示演技,上综艺恐怕不是最佳途径,只有作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