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方北松:文物保护工作是文脉传承的“基石”

新华社 2025-02-18 21:38:10

[解说]作为文物修复领域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今年将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去年,他提出了文物大省应提高文物保护工作预算的建议。今年他将就文物修复技术领域提出相关建议。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方北松

去年有建议文物大省增加文物事业经费等三个建议。我跑了很多省,有些大致的对比,有的经济状况好的省(且)文物多的省反倒(相关)经费有点少。所以我就希望这些省能够增加文物事业经费。因为文物量很大,需要保护的文物多,经费如果缺口大的话,文物保护(工作)就跟不上。

我们做有机质文物保护比较多。有机质文物现在放在仓库或者堆放在(储存)地方后,它的本体还处在一种不稳定状态,病害比较多,容易发生更严重的本体损害。所以我想(如果)能够把文物保护的经费更多地向文物本体保护倾斜。像木器漆,它是饱水的,泡在水里一泡几十年。再继续泡下去(的话),有些大的(物件)泡小了,小的(物件)甚至泡到最后就没了,所以我们想如果把它们的保护优先做,这还是很有必要。

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都收到了这份建议,然后回函里面也提到每年国家是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也想会同财政部来推动地方政府增加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并且提高保护经费利用的效率。

我今年想提交简牍文物本体保护方面的一些建议,主要是简牍的信息提取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研发这块。本身我们以前用的设备是进口的,但是它已经要停产了,而且它的技术在它原有基础上我觉得我们有办法能够把它再往上提高一步。我们研发这项设备,也是对我们考古工作的发展和提高,也对我们文明的研究会有帮助。

新华社记者饶饶 湖北荆州报道。(完)

0 阅读:6
新华社

新华社

新闻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