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记者胡敏文/图)2月18日,2025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2024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情况,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研究部署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省经济合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江作工作报告,商务部成特办特派员叶军、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杨志远致辞,省经济合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余辉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经济合作系统在全球博弈中吸引了一批标志性外商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26.1亿美元,规模保持中西部首位。
同时,2024年全省经济合作系统在产业竞合中攻克一批高质量重大项目。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突出15条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全年纳入固投统计的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超8000亿元。在区域合作中,承接了一批梯度性产业转移,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在内陆腹地中,搭建了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创新举办了“2024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共办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会等活动;在真情服务中,凝炼了一批特色化保障机制,出台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利用外资实施意见,助力商会发展。
会议提出,2025年全省经济合作系统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三道并行”,促进招引路径变革。强化重点产业、头部企业、关键技术和标杆项目招引,实现弯道超车;瞄准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争取一批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落地四川,实现借道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由“既大又泛”向“更专且精”转变,实现换道引领。
“三业联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深耕优势产业,细化产业招商图谱、目标企业名录、在谈项目清单,针对性促进一批链主企业项目和关键配套项目;注重新兴产业,靶向招引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着力促进“独角兽”“瞪羚”企业;前瞻未来产业,紧盯原创性颠覆性产业技术创新,招引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和重点成长型企业在川投资布局。
“三链同构”,放大融合整体效应。强化创新链引领,加强创新团队、尖端科技、前瞻技术和高端人才招引;完善产业链配套,用好全省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引行动;优化资金链保障,用好政策资金、金融资源、社会资本、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丰富资金链条,建立耐心资本,着力保障项目融资需求。
“三量齐增”,筑牢开放发展基底。扩大数量规模,注重规模效应,逐步解决“无到有”“大到优”“新到尖”的问题;提升质量水平,树立正确的招商引资政绩观、事业观,推动“广招全引”向“选优择强”转变;突出分量比重,坚持促进大项目、好项目,引导境外资本、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通过并购、参股、合资等方式合作。
“三有标准”,积蓄强大动能后劲。注重有效投资,进一步做好已签约项目的服务和督导,引导在川经营良好、利润较大、有增资潜力的企业利润再投资;培育有根产业,聚焦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引育龙头链主,完善关键配套,推动科技创新,增强产业根植性;挖掘有续税源,重视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等刚性指标,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引导优质企业二次招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侧协同”,构建良好招商生态。在招引侧创新,坚持“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重点办好第二十届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全球川商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做优园区载体,探索链主企业领办园区机制;在落地侧加速,用好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和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推进机制,建立全省统一协调的引资项目库,探索建立项目流转机制;在服务侧提质,推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向“重点产业扶持政策”转变,建立“投资四川”首席服务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