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柴嵘)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校园人群聚集、密切接触增多,鼻病毒在师生间的传播风险增加。昨天,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加强校园防控,预防鼻病毒传播。
中疾控介绍,鼻病毒是引发普通感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感染该病毒后,大多数人症状较轻,体温通常正常或略微升高,常见鼻塞、流涕、咽痛等轻微症状,一般一周自愈。但对少数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该病毒可能诱发哮喘或下呼吸道感染。目前,鼻病毒多达169种型别,人体难以形成持久免疫力。
鼻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可长达数日,且对酒精具有一定耐受性。若接触门把手、课桌等污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或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的飞沫均可被感染。
中疾控建议加强校园防控,师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避免手部接触眼鼻口;教室、宿舍定时通风,减少密闭环境空气滞留;学生乘坐公共交通、出入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等。儿童如果出现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需及时休息。若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