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民生之本。阜阳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采用“线下+线上+直播带岗”等方式,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努力实现重点人群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精准匹配
找工作更省心
蛇年开工首周,由阜阳市总工会主办的“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招聘会火热开启,100多家企业提供了4000多个就业岗位,为求职者送上一份开年“大礼包”。
在比亚迪阜南工厂招聘展台前,袁玉荣和大儿子王博正在填写简历。为照顾两个儿子上学,袁玉荣之前在超市当收银员,离家近,回家方便。现在,大儿子已经毕业,小儿子也上大学了,袁玉荣决定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袁玉荣应聘的是缝纫技工岗位,王博则应聘的是线束工厂操作工岗位。
“我和儿子都在比亚迪工厂上班,互相有个照应也很不错。”袁玉荣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招聘活动是省市县三级联动,阜阳市各县(市、区)同步设立分会场,近600家企业参与现场招聘会,提供2.7万个就业岗位,涉及制造业、服务业、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共吸引9300人参加,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051人。
已经入职阜南县一家家居公司的马莎莎,正是通过阜南县总工会举办的招聘会找到工作的。
回阜南之前,马莎莎在上海一家电子厂从事质检工作。
“常年在外地打工,心里始终没有归属感。”马莎莎说,她现在干的也是质检工作,虽然老家工资没有外面高,但房租等花费少了,这样算下来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少,还能经常回家看看。
“春节以来,我们已开展‘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招聘会58场,提供46000个工作岗位,30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阜阳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郭俊介绍,计划全年将举办200多场招聘会,提供56000多个就业岗位,促进1万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
为提高招聘会成效,阜阳市总工会在春节期间开展走访调研,开展外出务工人员问卷调查,摸清农民工等转移就业劳动者返岗时间和目的地,了解就业失业情况和服务需求,建立劳动者求职需求“清单”,同时主动对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中小微企业等,及时收集掌握企业用工计划、招工进度以及缺工人数、缺工工种、工资待遇等情况。
除了“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阜阳市抢抓春节前后务工人员返乡时机,在高铁阜阳西站站前广场开展为期18天的迎新春招聘季活动。
活动期间,该市每天组织至少40家重点企业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帮助返乡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
直播带岗
好工作“送上门”
求职者有工作需求,企业有用工需求,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出现好工作“没人要”的情况。为此,阜阳打破传统招聘单线程模式,采用“线下+线上+直播带岗”等方式,打造就业服务“立交桥”。
“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回家陪孩子,而且时间灵活,这个工作很适合‘宝妈’。”在阜南县总工会举办的“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招聘会上,阜南县总工会副主席仉启明在直播间内推介就业岗位。
仉启明告诉记者,招聘会采用“双线作战”,线下供需双方面对面交流,线上用官方和自媒体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介绍招聘企业及岗位。据统计,此次招聘会线上观看人数达15万人次,签订就业意向200余人。
在阜阳,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直播带岗行列。2024年,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源化工)实现营收179.7亿元、增长32.8%,入选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200强。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昊源化工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昊源化工工会主席走进直播间,向求职者详细介绍了招聘岗位、薪资待遇、晋升空间等信息,在线答疑解惑,并带着网友“云”参观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工作环境,给网友留下了深刻印象,纷纷留言要报名参加应聘。
安徽蜜香村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产品有烘烤、发酵酒、速冻三大类20多个品种。
公司总经理刘影不仅是阜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是安徽省劳动模范。刘影化身“带岗主播”,从工作地点到岗位要求,从福利待遇到职业发展,一一为求职者讲解。一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2万多人次在线观看互动,为求职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求职途径。
阜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直播带岗”招聘模式,通过精准匹配求职者和企业需求,成功搭建了高效的就业供需平台,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企业和岗位信息,大大节省了求职成本,让好工作“触手可及”。
为让找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阜阳市创新推出“一图一码”举措。“一图”是用工企业岗位信息海报图,“一码”是企业岗位信息海报图上的二维码。海报图被张贴在分布全市范围内的1100多个工会驿站,求职者只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能进入页面一键申请岗位。
专场招聘
开启“双向奔赴”
除了大型综合招聘会,阜阳市还举办残疾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专场招聘会,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精准对接的就业通道。
2月11日,阜阳市举办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暨就业招聘会,现场7家单位提供70余个岗位,吸引30名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参加,其中不少人是从外地赶来的,求职意向成功率达100%。
董青松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虽然是听力二级障碍,但通过助听器可以与人正常交流。“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自身价值。”董青松说,这样的专场招聘会让她感到很暖心。
每年高校毕业季,阜阳市都会组织当地企业到省内一些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吸引阜阳籍大学生及优秀人才到阜阳就业。
在淮北理工学院上学的赵洁距离毕业还有几个月,但他已经在老家阜南县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我在学校看到不少阜阳的企业去招聘,综合考虑后,选择了老家的一家企业。”赵洁说,他现在是实习期,转正后月工资5000元左右,而且包吃包住。
阜阳是外出务工大市,为帮助务工人员找到合适工作,阜阳市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对接,邀请外地企业前来招工。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联合组织6家企业来到阜阳开展专场招聘会,“点对点”为求职者送上“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提供养老服务、安保等300余个岗位,吸引求职者百余人次,现场达成就业意向近20人。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今年寒假期间,阜阳市举办了2025年“阜阳学子家乡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360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阜阳籍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等参加活动。活动现场,80多家企业遴选出1500多个优质岗位,供学子们选择。这已是该市第四次举办此项活动,活动让学子们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坚定了他们返乡的决心。
近年来,阜阳市常态化开展“接投资者回家创业、接技能人才回家兴业、接务工人员回家就业”和“招才引智高校行”“阜阳学子家乡行”活动,引导返阜留阜高校毕业生8.8万人,阜阳人才总量已经突破113万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引擎。(记者安耀武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