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薄云娜陈彦西梁方舟
外出旅游大快朵颐,海鲜等美食吃了好多,市民付女士(化姓)回来后身上竟起了不少小水泡,越抓越痒,严重影响睡眠及心情,实在受不了的她,日前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找副主任医师周婧就医,才知竟是湿疹发作。
近日,32岁的市民付女士跟家人到海边游玩,热爱美食的她,在当地吃了不少海鲜和热带水果,还穿着裙子拍了不少美照,旅途十分开心。然而,回到武汉后,她就时常感到胃部不适,手上、身上还起了不少小水泡,越抓越痒。她实在受不了,日前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找副主任医师周婧就医。周婧详细询问了她的病情,经过望闻问切中医四诊合参,周婧诊断,付女士是湿疹发作。
“患者在外地旅游,该城市本身就比较湿热,加上她还吃了不少海鲜、热带水果等美食,叠加食积化热,因此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湿疹发作。”周婧表示。她为患者辨证论治,开了健脾祛湿的相关中药汤剂服用,一周后,付女士复查时表示,湿疹的情况已大大好转。
2月1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此时开始,空气中的湿气逐渐加重。此时如何养生呢?周婧建议,春季要舒肝,雨水节气,寒湿之邪易困遏脾胃,人们也应当着重养护脾胃,尽量少吃生冷、辛辣食品或酸味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可适量多吃些绿色蔬菜,以及味甘、性平、稍温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豌豆苗、藕、茼蒿、韭菜、香椿、荠菜、春笋、山药、芋头、鱼、荸荠、甘蔗、红枣等。
此外,雨水节气,气温变化较大。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还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此时,“春捂”也十分重要。“春捂”的原则是“上薄下厚”,注意头部、腹部、膝盖要着重保暖,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升高,要及时增减衣物。如果气温较高,可以优先减上身衣物,但是下半身的保暖裤还要多穿一阵,谨防寒从脚下起。
雨水节气之后天气变化不定,肝气不舒、肝火上炎则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可能出现精神不稳定、烦躁等状况,对健康不利。专家建议,在此期间,大家应顺应自然界气机的变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放松心情、改善不良情绪。可做些诸如散步、八段锦、五禽戏、太极、养生导引操等较轻松的运动,让肝气调达、情志舒畅、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