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晚,深圳市龙岗区南岭小学足球场的看台被球迷们挤得满满当当,球场另一侧的跑道上也站了不少观赛的当地居民。场上正在举行由南岭铁狼足球俱乐部主办的业余比赛——深圳本地杯社区足球赛壆岗队与白泥坑村队的对决。
“刚过完年,很多人还没回来,之前来看比赛的人更多。我记得最多的一场有1500人到场,绝大部分都是球队所在社区的居民。”南岭铁狼俱乐部总经理邓海军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水平不算高,但这样的比赛能让社区居民产生很强的归属感。毕竟,在场上奔跑的很有可能就是他们的邻居和好友。”
外界得知南岭铁狼更多是通过室内五人制足球。自中国足协举办国内五人制职业联赛以来,南岭铁狼在13届赛事中拿了10个冠军,可谓当之无愧的霸主。在五人制足球辉煌的光芒下,南岭铁狼在社区足球领域的深耕相对默默无闻。其实,该俱乐部所在的南岭村目前已经形成了从职业队、足球青训再到业余足球赛事平台搭建的闭环,也初步形成了正向循环——更多本地居民走进球场并爱上足球,更多当地孩子参与青训,并逐渐产出足球人才。
“我们铁狼队现在就有两名自有青训产出的职业球员——黄涛和程应强,他俩先后多次入选中国五人制足球队。”邓海军告诉记者,南岭铁狼从2002年就开始涉足足球青训,黄涛和程应强正是首批青训球员,此后还有不少铁狼青训的好苗子被职业俱乐部梯队选中,“目前共有650多名孩子选择了铁狼青训,最高峰的时候有950人。”
从1990年成立南岭村足球队,到2011年成立南岭铁狼足球俱乐部,再到如今本地杯已经举办了十三届,南岭村的足球事业蒸蒸日上,这归功于35年的努力和积淀。举办本地杯比赛是南岭铁狼如今的重头工作。目前正在举行中的2024-25赛季本地杯共有48支球队参赛,队伍来自深圳各街道和社区。在邓海军的设想中,本地杯未来将会进一步扩容,但不会为了追求规模而放弃扎根社区足球的初衷。
从中国足协主办的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和全国性业余联赛中冠,再到各省市足协举办的多级地方性业余比赛,中国足球赛事体系正在逐渐完善。但这是由职业化带来的由上至下的逆向搭建,在金字塔最底层的街道、社区一级,足球赛事始终难成体系,而赛事是推广足球的最佳渠道。
“比赛办了这么多年,我们发现国内的社区足球普遍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缺少如足球俱乐部或者街道级足球协会这样的办赛主体。”邓海军坦言,深圳的松岗街道和沙井街道成立街道足协后,这两地的社区足球发展得到了质的提升,“有了街道足协,才能真正推动社区足球赛事的组织运营,否则光靠政府的力量,哪怕是区一级的机构,很难把工作做到那么细。”
“我始终认为,中国足球的未来不在顶层,而是在社区。”从事社会足球数十年,邓海军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自己的行列,“如果全国各地的街道社区都能逐渐建立起像足球传统强国那种成系统的社区联赛,那么我们中国足球就真的崛起了。有了这么庞大的金字塔基,一定会带来质的变化。”星星之火已经点亮,但要形成燎原之势,还需要更多人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本报深圳2月1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