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炼成记|四川眉山:一碟泡菜出蜀地百亿产业势头足

新华社 2025-02-19 15:48:27

特色产业炼成记|四川眉山:一碟泡菜出蜀地 百亿产业势头足(4′39″)

[解说]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四川眉山的中国泡菜城建成近20年来持续专注泡菜产业,建成泡菜原料基地40万亩,园区投产企业105户,去年规上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近日,新华社记者来到眉山,实地探访小泡菜如何做成大产业。

[记者出镜]新华社记者 刘海

我们来到了位于四川眉山东坡区崇礼镇的中国泡菜城,可以看到大青菜的收割处于尾期了,当地的业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青菜的收割。我们看到一车车的运载车正在把青菜进行装车,然后运输到附近的泡菜厂进行生产加工。

[解说]眉山东坡区运用“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今年全区共种植3.8万亩青菜,预计总产量达17万吨,产值突破8000万元。

[同期]四川省润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冯伟平

青菜行业在眉山当地的用量比较大,我们就选择这个项目开始做这个事情。现在整体面积有1000亩左右,今年我们种了900亩青菜,种了100亩萝卜,青菜今年产量在4500吨左右,产值大概200万元。

[记者出镜]新华社记者 刘海

刚刚我们在菜地里看到工人们正在收割青菜,现在青菜已经到了泡菜坛子里,这些泡菜是怎么制作的呢?我们有请到专业人士为我们做一个讲解。

[同期]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余庆

我们在菜地里的青菜、大叶青菜经过我们的运输,然后来到我们这边要进行清洗、挑选,最终会入坛,然后加入我们的老母水,经过不同的时间,会根据客户要求,经过不同的时间,最后经过泡制,通过发酵出来之后就做成了我们现在这样的产品。泡菜做出来之后,青菜它最终就变成了酸菜。我们四川人说的酸菜有酸菜鱼、酸菜粉丝汤或者是酸菜炒腊肉,(通过)这些方式就进入到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了。随着我们川菜的出川、川菜的出国,它也随着我们的川菜到了我们的世界各地。

[解说]为了保证泡菜从菜园子到菜盘子的新鲜度,一些企业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延续四川泡菜制作的传统技艺同时,力求让泡菜更鲜更活。

[同期]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余庆

我们有一款泡菜叫做活泡菜,就是鲜活的活,生活的活。指的是什么?这个泡菜整体的是一种鲜活的状态,始终保持鲜活的状态,第一个就是它充满了活性乳酸菌,第二个“活”是指的它整个里面泡的果蔬的这种活性营养成分,它是保持的。

[解说]有的企业紧盯泡菜“下饭菜”功能,在制作工艺和便携性上下工夫,拓展食用场景。

[同期]四川省味弘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崔迎

核心工艺是渗香工艺,是在发酵的过程中进行了工艺化的提升,让产品第一个维度(变得)更脆更香,第二个我们对产品进行了再升级,提高(拓展)消费者的食用场景,把原来的泡菜更多地往“下饭”的价值体系(延伸),包括给产品赋予更多的功能化的方向,让消费者食用起来有更多的场景。

[解说]目前,眉山市针对泡菜产业建立了从品种选育、标准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通过订单农业,农户亩均增收800元以上。

[同期]眉山中国泡菜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徐义

(我们)对泡菜产业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帮扶措施,对农户种植原料进行补助。我们成立了泡菜研究院,对泡菜工艺进行研究。现在我们眉山全市泡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了22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深耕食品泡菜产业,延长泡菜生产链的供应,把我们的小泡菜做成大产业。

新华社记者杨华、刘海 四川眉山报道。(完)

0 阅读:49
新华社

新华社

新闻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