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时不我待的决心,在广袤大地上打响了三北攻坚战的新年“第一炮”,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毛乌素沙地上风口阻隔带及周边集中连片裸露沙地防沙治沙示范区,复工的工人们干劲十足,将一垛垛稻草推进机器,编出一卷卷草帘;挖掘机工人抬起铲斗,将货车上的沙柳条归拢成堆,在他们周围,是已经高高垒起的“防沙屏障”。
“这些草帘子编好以后,等过两天一起压上去,沙子就能被锁住,到时候布沙障也会更方便,这两天天气好,能多做就多做点。”工作人员一边讲解着,一边加快了卷草帘的速度。复工以来,各工作组及相关部门积极投身防沙治沙物资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已积累沙柳五万吨,稻草两万吨。
“2024年,我们采取‘先建后补’和‘以工代赈’的模式,实施防沙治沙17.67万亩,人工种草16.4万亩,有效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张趋势,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鄂托克旗林草局工作人员嘎楚热介绍,2025年,鄂托克旗还将计划完成毛乌素沙地治理21.67万亩,预计带动沿线农牧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
作为鄂托克旗2024年的亮点工程之一,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真正实现了绿富同兴。用当地农牧民自己的话说:“不耽误放羊,不耽误种地,在家门口就能把外快挣了。”在这样的治沙氛围中,2025年的治沙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面孔”,他们认真参与着草帘的制作,眼神中满是干劲和期待。
“我们从2024年参与三北攻坚战治沙工程,感觉家乡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也带动了很多周边农牧民增收,参与的农牧民平均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所以今年我们还想参与治沙工程,希望把家乡的生态环境治理的更美好,也希望更多的农牧民加入进来。”治沙人员白成红说。
鄂托克旗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沙经验,并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示范区内,工作人员采用了草方格固沙、植树造林、飞播种草等多种治沙手段,构建起了一道道绿色防线。如今,曾经的不毛之地已经逐渐被绿色覆盖,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风沙天气也明显减少。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周边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边新泽、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