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苏州传统美食青团子也进入热销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制作青团子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浆麦草口感最高峰将在4月左右。目前市场上有豆沙、芝麻、梅干菜等多种馅料的青团出售,价格比较稳定,经典款豆沙味仍然是1.5元/个,有店铺每天最少能卖出2000个。
江南水乡的浆麦草因“清心败火”的特点成为苏浙沪等地居民制作青团的首选原料。据了解,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浆麦草嫩芽期比往年提前半个月成熟,也让今年的青团子上市期有所提前。
一大早,位于姑苏区的娄门农贸市场的邵阿姨正仪青团子店门口已排起长队。记者看到,店铺前面用来销售青团,后面便是青团的制作区。两个师傅正在熟练地制作青团、揉面,揪出一个个等量的小面团,放上满满的馅料儿,再搓一搓,一个个馅料饱满的青团就做好了。“我们每天从早上4点就开始准备做青团了,一直卖到下午6点,”正在制作青团的朱阿姨对记者说。
青团子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新鲜的浆麦草经过清洗、榨汁、和糯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揉成面团,不喜欢太糯的话可以加些面粉进去。经过这些步骤,才能制成外皮软糯、色泽翠绿的青团。邵阿姨正仪青团子店负责人邵友芬介绍:“今年我们从年初六就开始卖青团子了,外皮采用纯天然浆麦草汁,不添加任何色素,让顾客品尝到最纯正的青团味道。除了附近居民,来苏州的游客每个人基本都要买两三盒。”据了解,虽然这段时间还没到浆麦草口感的最高峰,口感的最高峰在4月左右,但是每天最少也能卖出2000只。
制作好的青团放入蒸箱,没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青团就出锅了。出锅后的青团为防止粘连,会被刷上一层菜籽油。店门口已经许多顾客在等候刚出炉的青团。“青团子销售期通常会持续两个月,一般都是做到清明节,就回正仪了。”店主一家来自昆山正仪,邵阿姨的爸爸、妈妈继承了祖辈们做青团的传统手艺,从选材到制作,每一步都严格把关,确保青团的品质。“红豆馅是用红豆煮制,再加入精心熬制的猪油和适量的糖,调配出独特的香甜口感。”
记者拿起一个热乎乎的青团,轻轻咬上一口,微烫的豆沙馅就流出来了,甜度刚刚好,而且非常绵软细腻。面皮糯糯的,很有韧劲,带着浓郁的青草香气。顾客李先生对记者说:“他们家的青团味道正宗,吃了让人怀念起小时候的味道。”邵友芬表示,平时中午人来买青团的比较多,价格近几年没有变化,最便宜的豆沙青团1.5元/个,芝麻青团1.5元/个,梅干菜味青团2元/个,最贵的为蛋黄肉松青团,5元/个。附近居民吴女士对记者说:“家里小朋友特别喜欢吃这个,这次正好给她带点回去尝尝。”
实习生朱佳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周晓青
校对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