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舞台,一群来自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身穿红绿大花袄整齐地跳起了秧歌,零帧起手转手绢,手绢抛出再收回,步伐堪比真人,可谓赚足了大家的眼球!
其实人形机器人能做到的不仅是扭秧歌、转手绢。
近日传来好消息,我国人形机器人又有新突破,攀爬阶梯、高速奔跑都能轻松“拿捏”。
据央视新闻消息报道,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基于视觉的“感知行走”、复杂地形高速奔跑、跨越大高差台阶等多项关键功能上实现重要突破。在户外真实地形测试中,“天工”人形机器人成功登上北京通州区海子墙公园最高点,成为可在室外连续攀爬多级阶梯的人形机器人。
借助具身“大脑”和具身“小脑”,“天工”机器人能够在行进中精准识别前方地形,并实时调整全身动作和步态,在沙地、雪地、山坡等多种复杂地形中实现高速奔跑,奔跑速度已经由最初的每小时6公里提升至每小时12公里。
相信有读者会有疑问,人形机器人虽好,但是价格太贵了?未来会不会降价呐?
对于未来机器人的定价是否还会下降一事,答案是肯定的。
据九派新闻报道,宇树科技负责人介绍:“未来,四足机器人降到三四千人民币的问题不大,可以真正进入消费级时代。目前四足机器人1万人民币的价格,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有点贵的。”
四足机器人就是我们日常提到的“机器狗”,笔者认为,如果将来“机器狗”价格能降到三四千元,那就相当于一只宠物狗的价格了。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消费者买了“机器狗”能干点啥?跟着笔者一起盘点下吧。
1、重物搬运工
据光明网报道,2024年10月19日,泰山盘道上出现了一道独特的爬山身影——身负重物和清运垃圾的“机器狗”,引发网民关注。
一群“机器狗”正背着物资在泰山盘道上奋力攀爬,这些机器狗驮着沉重的物资,却丝毫没有显露出吃力的模样,仿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科技驼队”。
笔者想象了下,以后出游我们只要双手插兜惬意游山玩水,再也不用背着大包小包,行李就交给“机器狗”吧,这是一个可靠的物理“外挂”。
2、夜间巡逻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10月30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宽窄巷子,一个特殊的“巡逻员”引起了游客广泛关注——这是一只名为“灵瞳”的“机器狗”。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景区木制建筑及道路特点,在夜间安全巡逻,巡逻内容包括火灾防范、治安维护等。
这只“机器狗”不仅外形炫酷,更具备强大的功能。在巡逻中,如检测到温度异常或疑似火源,机器狗会立即预警,发送实时数据至指挥中心,以便组织救援。这一创新应用为游客和商家提供了更坚实的安全保障,也让人们看到了科技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巨大潜力。
笔者认为,以后再也不用养看家护院狗啦,晚上派“机器狗”站岗执勤,遇到危险靠近,还能及时报警,太可靠啦。
3、当气氛组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春节在湖北恩施,一群“机器狗”也加入了舞狮的队伍。
这些高科技的小伙伴不仅能够跟随音乐的旋律做出各种灵动的动作,还能与游客亲密互动,展现出十足的萌趣。当游客伸手时,“机器狗”会乖巧地用“爪子”握手,萌趣模样,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
笔者认为,卖萌才是“机器狗”的主业,它们的萌态可掬,让不少有孩子的家长心动不已,这绝对是孩子们的最佳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