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向清顺叶文波王佳文
摄影记者邹斌
在武汉市汉阳区,政府部门与快递、外卖小哥正上演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故事。
汉阳区积极打造“全域友好”城区,通过打造140个“阳小驿”服务阵地,为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家”的港湾,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同时,引导“汉阳小哥”化身城市治理“合伙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双向服务”的良性循环。这场“双向奔赴”不仅温暖了城市,也让基层治理更具活力。
140个“阳小驿”温暖全城,为小哥打造“家”的港湾
2月12日,元宵佳节,武汉市汉阳区四新街道墨南湖畔社区的“阳小驿”户外工作者驿站内,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芝麻、花生、豆沙馅儿的汤圆在锅中翻滚,香气四溢。外卖骑手小王刚送完订单,推门而入,志愿者立刻递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趁热吃,管够!”这一天,驿站的“元宵小厨房”现煮现发了300多碗汤圆。
走进驿站,空调、冰箱、微波炉、热水壶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修理工具箱、急救药箱,甚至提供免费无线网络。这里成了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工作者的避风港。驿站内的“小哥食堂”点餐小程序更是贴心,每到中午,不少忙碌了一上午的小哥纷纷来此用餐。百世快递配送员何帅表示:“这里的饭菜既实惠又可口,提供两荤一素一汤,每天几乎不重样,对外售卖单价为19元,而我们小哥只需要14.9元。”
更让人暖心的是,小哥们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攒积分,积累到一定积分后还能兑换免费用餐券。墨南湖畔社区副书记刘明雅介绍,“小哥食堂”原本是社区物业员工食堂,社区开设“阳小驿”后,便将两者结合推出了这一共建服务项目。该驿站还被汉阳区评为五星级“阳小驿”。
汉阳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就业群体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为城市运转默默奉献。汉阳区根据新就业群体的流动地图,在社区、小区和商业区打造了140个“阳小驿”服务阵地。小哥们只需通过百度、高德地图等平台,就能一键搜寻到最近的“阳小驿”,获取具体地址、功能简介和开放时间等信息。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在这里,小哥们不仅能得到片刻的休憩,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截至目前,140个“阳小驿”已累计服务40万人次,成为小哥们的“暖心港湾”。
不仅如此,汉阳区各职能部门、企业单位也纷纷加入“后援团”,依托“阳小驿”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子女就近入学、租房住房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相亲交友等七大类免费服务。社区型和小区型“阳小驿”还提供80余项民生事项就近办理服务。汉阳区还在全省首创青创驿站、青年夜校、共享自习室等“青创三件套”,不断拓展新就业群体的职业发展空间。
汉阳打造“全域友好”城区,全力解决小哥急难愁盼
“美团19号,请取餐!饿了么13号,请取餐!”在汉阳摩尔城,外卖小哥们不再挤在餐饮店门前,而是在临街一楼的两部货运电梯门口有序排队。这是汉阳区积极打造“全域友好”城区的缩影。近年来,汉阳区加快推进“友好小区”“友好商圈”“友好医院”等建设,切实解决外卖小哥的急难愁盼。
2024年以来,汉阳区在各小区大力推行“亮牌指路”行动,在小区入口处或通过电子显示屏设置小区布局图、骑手友好路线图,清楚标注楼栋单元、公厕指引等基础信息,并在小区内部道路口增设指示牌,帮助骑手快速找到送餐楼栋和休息区域,推动“友好小区”全覆盖。
为解决快递、外卖小哥“进门难”的问题,汉阳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武汉市城市即时配送协会在18个小区试点推行“电子出入证”。快递、外卖小哥通过“小哥码”扫码认证即可进出小区送单。“小哥码”不仅能显示实时轨迹,小哥遇到问题还能及时上报。
以前,在汉阳摩尔城,外卖小哥们为了订单快速送达,总是在商场里挤电梯、“百米冲刺”,特别是下雨天,雨衣上洒落的雨水打湿地板,给商场顾客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在来汉阳摩尔城取餐,不需要挤电梯,不用爬楼找店家,只需到固定取餐点等待喊号即可,既节省时间又减少了跑动。”美团外卖小哥周先生表示。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现场除了专用取餐点、专用配送梯,还设置了30个专用取餐柜。汉阳摩尔城运营部部长万进芳介绍:“商场平均每天送出近1万份外卖,单量巨大。为了让小哥取餐更方便,我们专门腾出一处货运通道作为‘绿色通道’,并将两部货梯设置为外卖取餐专用电梯,只有餐饮店员工才能进入电梯送餐到一楼,极大地提升了外卖配送效率。”
在汉阳,不仅商圈为小哥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医院也为他们提供了便捷就医服务。“如果外卖员或快递员在工作中身体不适或受伤,只需到急诊部扫码验证快递员身份,即可进入‘绿色通道’,跳过等待环节直接就诊。”汉阳医院党委书记姜琼介绍。今年1月,汉阳医院还向30名快递、外卖小哥捐赠了总价值3万元的爱心体检卡。体检项目根据小哥的职业特点量身定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身体状况。
小哥化身城市治理“合伙人”,人与城双向奔赴双向服务
2月14日下午,22岁的外卖小哥郑何奕送完外卖订单,他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骑着电动车,赶往汉阳区永丰街道黄金口岸社区陈婆婆家。陈婆婆年过七旬,独居多年,身患多种重病,生活难以自理。当天,郑何奕要帮她去汉口一家定点医院买药。自从去年加入汉阳区“递力量”志愿服务队,郑何奕几乎成了陈婆婆的“专属骑士”。
“婆婆,我来了!”郑何奕轻车熟路地拿起陈婆婆的医保卡、病历本、药盒,仔细核对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挂号、找医生开处方、排队买药……这一趟下来,足足花了两个半小时。当郑何奕把药品、发票和找回的零钱交到陈婆婆手中时,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目前,郑何奕已为陈婆婆等老人买药107次。
45岁的李文涛也是“递力量”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从2024年1月加入服务队以来,他已为老人买药226次。“时间最长的一次花了6个多小时。”李文涛说。
据了解,从2023年5月起,汉阳区民政局以“助医陪诊”为主线,探索开展“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服务项目,为全区低保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提供助医陪诊、代买药品等服务。外卖小哥志愿者在芳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引导下,通过平台“接单”。截至目前,志愿者们已为困难群众代买药品700多次。
近年来,汉阳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区的优势,引导他们参与基层治理。“我们依托‘阳小驿’户外工作者服务驿站等阵地,把服务做进去,把作用带出来,形成双向奔赴、双向服务的良性循环。”汉阳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递力量”志愿服务队,汉阳区还依托新就业群体,组建了“龙行骑士”等96支志愿服务队伍,2000余名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治理“合伙人”。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积极参与上报安全隐患、关爱空巢老人等社会服务。
“每次把药送到老人手中,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李文涛的话道出了“城市骑士”的心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汉阳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也让“一城汉阳人、半城志愿者”的品牌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