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最主流的两种香型,它们在酿造工艺、风味口感、典型代表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以下是详细的对比:

1. 酿造工艺
酱香型白酒:
工艺: 采用高温大曲、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的复杂工艺,又称“12987工艺”。
1个生产周期: 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
2次投料: 分两次投料,第一次为下沙(高粱破碎20%),第二次为糙沙(高粱不破碎)。
9次蒸煮: 整个生产过程中要经过九次蒸煮。
8次发酵: 八次摊晾、加曲、堆积、入窖发酵。
7次取酒: 七次取酒,分轮次存放。
发酵容器: 石窖或泥窖(窖底铺石板)。
特点: 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浓香型白酒:
工艺: 采用中温大曲或中高温大曲,续糟(老窖)发酵,混蒸混烧,泥窖发酵。
续糟发酵: 每次发酵都会留下一部分酒醅(母糟),与新粮混合后再次发酵,这样可以保持风味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混蒸混烧: 将发酵好的酒醅与原料混合后一起蒸馏。
发酵容器: 泥窖(窖龄越长,酒质越好)。
特点: 工艺相对简单,生产周期较短,成本相对较低。
2. 风味口感
酱香型白酒:
香气: 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具有酱香、焦香、糊香等复合香气。
口感: 酒体醇厚,回味悠长,入口柔绵,不辣喉,不上头。
风格: 典型酱香风格,层次丰富,复杂多变。
浓香型白酒:
香气: 窖香浓郁,芳香四溢,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口感: 入口绵甜,落口爽净,香味协调,余味悠长。
风格: 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甜味明显。

3. 感官特征
酱香型
色泽: 无色或微黄, 透明清亮, 无悬浮物, 无沉淀.
香气: 酱香突出, 幽雅细腻, 空杯留香持久.
滋味: 醇厚丰满, 回味悠长, 入口柔绵, 不辣喉, 不上头.
浓香型:
色泽: 无色或微黄, 透明清亮, 无悬浮物, 无沉淀.
香气 : 窖香浓郁, 芳香四溢, 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滋味 : 入口绵甜, 落口爽净, 香味协调, 余味悠长.
4. 典型代表
酱香型白酒:
茅台酒(贵州茅台)
郎酒(四川郎酒)
习酒(贵州习酒)
国台酒(贵州国台)
浓香型白酒:
五粮液(四川宜宾)
泸州老窖(四川泸州)
洋河大曲(江苏洋河)
剑南春(四川绵竹)
古井贡酒(安徽亳州)
5. 其他区别
原料: 酱香型白酒主要使用高粱,浓香型白酒除了高粱,还可以使用大米、玉米、小麦、糯米等多种粮食。
地理标志: 酱香型白酒主要产自贵州茅台镇及周边地区,浓香型白酒则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以四川最为著名。
价格: 由于制作工艺的复杂性, 一般来说, 酱香型白酒的价格会高于浓香型白酒.

总结
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的两大主流香型,它们各有特色,难分伯仲。选择哪种香型,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口味偏好。如果你喜欢复杂、醇厚的口感和持久的香气,可以选择酱香型白酒;如果你喜欢浓郁、甜美的口感和协调的香味,可以选择浓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