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eepSeek可谓是爆火,学生用它高效完成作业,市民靠它获取中医建议,股民借它分析股市走势……然而,最令人意外的是,DeepSeek如今还被赋予了“赛博月老”的新身份。在网络平台上,向DeepSeek求问姻缘的人越来越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用DeepSeek找对象到底靠谱么?
绘制“伴侣”画像洞察报告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网友菠萝蜜(化名)将自己的MBTI人格、激素特质等数据输入DeepSeek,转眼间就得到了一份适配伴侣画像分析报告。DeepSeek最先开始处理的是菠萝蜜精心准备的“人类数据包”,这位男生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性格特点、感情经历、价值取向,以及日常状态、兴趣爱好等悉数输入对话框,他深知,要从DeepSeek获取有用的婚恋建议,就必须提供颗粒度足够细的信息。因此,光是在个人信息中,菠萝蜜就把自己的多维度数据毫无保留地提供给DeepSeek系统。很快DeepSeek给出了结果。它的回应大大超出了菠萝蜜的预期。在择偶需求方面,DeepSeek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它甚至发现了菠萝蜜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潜在意图。
相亲交友充当“数字军师”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经历数次“线上火热、线下冷场”的相亲后,小张决意请DeepSeek教他如何找对象。DeepSeek不仅分析出小张在相亲中的优劣势,还精心测算出目标人群定位、渠道选择策略、关系推进技巧以及风险控制提醒,甚至还给出了执行时间表。其中,最让小张满意的是,这位“数字军师”还为他列出了形象管理要点,并且建议他将社交标签设计为“半导体工程师里面最会讲历史的羽毛球手”,以此打造差异化亮点。小张欣然决定对照AI给出的“战略”建议,修改了自己的相亲简历。
标准“理想伴侣”屈指可数
据纵览新闻报道,有网友在DeepSeek上输入了择偶标准,内容细致到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样貌。DeepSeek深度思考后,给出的答案是,可能全国7亿以上的男性里,只有寥寥2万到5万人符合“身高175,本科学历,月入8000,长得不丑”的标准。
如果把择偶标准更高一些,比如有房有车甚至有7位数存款的话,DeepSeek可能会告诉你,全国符合标准的仅有几百个人。
笔者认为爱情是主观的、双向奔赴的。适当用DeepSeek分析参考,有利于自己判断择偶需求、规避潜在风险、提供合理建议。但也会因为提供信息量不足,数据库滞后,过滤掉一些不经意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