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在沂蒙精神的滋养下,山东沂蒙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沂蒙山玻璃”)作为一家扎根革命老区的红色企业,凭借技术革新、全球化布局与社会责任担当,正以“中国智造”之姿向世界展示民族品牌的崛起力量。其以“传承沂蒙精神,造福一方百姓”为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血脉,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一、技术创新:以“智造”赋能全球产业链
沂蒙山玻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玻璃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其自主研发的浮法工艺结合多层夹层镀膜技术,将摩托车前挡风玻璃的强度提升40%,重量减轻30%,产品远销非洲、南亚、欧洲及拉美市场,成为BAJAJTVSking等国际品牌的优选供应商。在高铁玻璃、车船玻璃等领域,企业通过AI技术实现无人化生产,并推出抗菌玻璃、防紫外线玻璃等创新产品,满足全球市场对安全、节能与环保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集团构建了“海陆空”三维智造战略,整合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与数字化管理,48小时内可完成百种型号切换,产能效率提升30%,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玻璃解决方案。
二、全球化布局:架起“一带一路”合作桥梁二、
自2017年首单出口尼日利亚以来,沂蒙山玻璃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速国际化进程。其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与定制化设计,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超30%,并成功打入德国高端改装市场,成为“中国智造”对标欧洲品质的标杆。
集团通过设立尼日利亚、印度技术服务中心,采用中欧班列低碳物流方案,构建全球化绿色供应链,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推动发展中国家摩托车产业升级。
目前,企业合作伙伴遍及13个国家和地区,与特斯拉、中车等巨头合作研发航空航天玻璃技术,反哺民用领域,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社会责任:红色情怀照亮共同富裕路
作为红色企业,沂蒙山玻璃始终将社会责任视为发展根基。创始人刘永刚曾为消防战士,其“利他精神”深刻融入企业文化。疫情期间,集团向石家庄捐赠15吨蔬菜,设立助学公益基金,累计投入超百万元支持教育扶贫;河南水灾期间,迅速组织物资驰援灾区,践行“与民共生”的承诺。
在绿色发展领域,企业采用可回收材料降低碳排放,并通过数字化管理优化资源利用,将环保理念贯穿生产全流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四、文化传承:沂蒙精神铸就品牌灵魂
沂蒙山玻璃将红色文化作为品牌内核,通过“四梁八柱”战略(科学的组织架构、开放的市场营销等)与“廿八星宿”全球布局,打造精神与商业共融的生态体系。其产品设计融入沂蒙山元素,员工培训强调红色教育,形成“精神—产品—服务”的良性循环。
集团总经理刘永刚表示:“沂蒙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灯塔。我们不仅要造一片有温度的玻璃,更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企业的担当与情怀。”
展望未来:迈向世界一流玻璃智造企业。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沂蒙山玻璃计划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纳米材料、微晶玻璃等前沿技术研发,并加速布局航空航天玻璃领域。刘永刚强调,企业将继续以红色精神为锚点,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初心,为民族品牌崛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沂蒙力量”。
从沂蒙山区走向世界舞台,沂蒙山玻璃集团以技术创新为剑,以社会责任为盾,以红色精神为魂,书写了中国制造业的奋进篇章。这不仅是民族品牌的骄傲,更是新时代中国企业担当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