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19日),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在日本千叶县市川市文化会馆连演两场,拉开了第四次日本巡演的序幕。2025-2026年是中日韩文化交流年,《朱鹮》将在66天的时间里走过30个城市,演出55场,预计将触达观众8万人次。首演现场,有1758个座位的大剧场坐满了观众,此前的三次巡演为《朱鹮》在日本打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不少观众都是来“二刷”“三刷”。
《朱鹮》和日本有着深厚的缘分。上世纪80年代,朱鹮在日本几近灭绝。在陕西洋县,中国科学家发现最后七只朱鹮,在中日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朱鹮繁衍生息,“吉祥之鸟”再次回归人类视线。在舞剧《朱鹮》创排期间,主创团队曾数次赴陕西洋县和日本佐渡朱鹮自然保护区采风。经过一次次捕捉、提炼和塑造,编导佟睿睿带着演员们创作出一套独属于朱鹮的舞蹈语言——下身动作融入了芭蕾等西方舞蹈元素,上身动作采用中国舞元素,模仿出朱鹮“涉”“栖”“翔”的动作,表现出朱鹮的纤细与敏感。
2014年首演以来,《朱鹮》已在海内外演出350余场,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2018年,《朱鹮》还曾登上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舞台。2021年,剧中的“群鹮舞”曾在央视春晚绽放,网友评价:“每一帧都是一幅画。”
此前,《朱鹮》曾三度赴日本巡演,每一次都收到日本观众的热情反馈。2014年10月7日,《朱鹮》在日本东京五反田剧场首演。2015年6月,《朱鹮》再赴日本,在29个城市演出了57场。2017年10月,《朱鹮》第三次赴日本,演出19场。几乎每场演出谢幕时,都有许多日本观众眼含泪水,起立鼓掌。2015年巡演最后一场,日本观众在最后一排拉起了一条长横幅,上书“中日友好万古长青感谢你们”。
此轮巡演,上海歌舞团安排了周晓辉、毕然、徐莹等三组“鹮仙”阵容轮番上阵,带头飞翔。首演场扮演“鹮仙”的首席演员周晓辉,过去十年跟随《朱鹮》成长。《朱鹮》首演第二年,她就开始跳这部舞剧。“这是一部很难跳的舞剧,朱鹮不像天鹅那般优雅,不像孔雀那么艳丽,但它有属于自己的美。在我跳了好几年,有了沉淀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和传递朱鹮独一无二的灵动、脆弱、含蓄的美。”
66天55场演出,高强度的演出也给上海歌舞团带来挑战。每到一座城市,等待他们的都是密集的排练和演出日程,早出晚归,来不及看风景就要乘坐大巴奔赴下一个城市。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说:“演员们将用精湛的舞技和饱满的热情表现朱鹮的灵动与优雅,展现中国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用爱与自然的主题继续感动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日本民主音乐协会代表理事山口浩二说:“1999年,在中国赠送一对朱鹮给日本之后,经过不断繁衍,现在在日本可以目睹野生朱鹮展翅翱翔的场景。期望此次巡演可以进一步加深日中两国的友好,撰写崭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