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
在崛起的21世纪里,骑楼静静呢喃着那个时代的故事,目送着一双双匆匆的脚步踏进高耸的写字楼……——题记
阳光洒在摩登大厦的玻璃墙上,也给骑楼的雕花窗棂蒙上了一层灿烂的光影。广州城中掩藏了多少故事和回忆呢?
有次雨犀利,我在旧街一带游逛。一截骑楼陈旧的木窗吱呀吱呀在风中摇晃,渗水的二楼宛如水塘,花窗也褪去了色彩,支离破碎了满地,仅有几抹绿色陪伴着。年久失修的骑楼不堪雨的磅礴,仿佛要碎成万段。我见四周几位老人捧着热茶叹息,他们眼里复杂,寄托于老屋的缕缕思念勾起了长长的回忆。我拾起骑楼昨日的风华,回望时间逝去,再回眸,雨中只剩残屋漏瓦的叹气——昔日的挚友在何处?
广州城的故事正在逝去。
近几年来,骑楼空虚了。或许没人体会到骑楼独自站在高速发展的广州,久久凝视着曾经与自己为伴的人们一个个都走进新兴的高楼时是怎样的感受。也许,是感叹,也许,是不甘。
一次偶遇,我有幸在夕阳中一睹骑楼的风雅。
那是一段外表蜕皮沧桑的骑楼,那也是雕刻精致的骑楼。原主人的悉心照料非常明显。透过阳光,依稀可见整齐的书架和红木的家具。尽管岁月的沉淀使一切都蒙上了厚厚的尘土,但却并不显得破败。窗框涂着清新的绿色,砖缝里萌发了嫩绿的新芽。仿佛时间在一瞬间流走,一切都在原位,只是缺了点烟火的气息,只有大自然默默附上些许生机。阳光正好,新绿攀在墙表,骑楼好似一位阿姨,慈善地注视着生机勃勃的青年、建筑。她抬手抚了抚粗糙的自己,眼眸中缠上了一缕失落。是什么让它成了如今这样?
我站在忙碌的街口凝视着她。有那么一瞬,我看见阳光直直地照进窗口,我看见一位靠在窗边翻书的小姐。她将波浪卷发拢到耳后,阳光灿灿的,她眯眼抬头。金色的光洒在她立体浓厚的五官上,深色的旗袍勾勒出她的妩媚动人——多么标致的美人!我站在街头,直愣愣地对上她的眼眸,周边的一切喧嚣都静止了。这一刻,阳光偏爱了风情万种的她,一眼万年。我被她钩住了心绪,羞涩低头。这就是老西关的年轻时的风韵吗。
可当我再抬眸,夕阳却悄然离去。夜幕的褶皱间碎金悄悄闪亮,晚风轻轻撩开我额前的发丝,我踱步走过西关大宅的门前,想寻一寻院中那位优雅知性的小姐。
我想欣赏她美丽的舞姿。可是路灯突然一闪,眨眼间,她的身影便同时光一起消散了。我茫然四顾,夜色浓浓,万丈高楼平地而起,一切都消散了。
在这样的夜色中默默消失了多少广州城的人文历史?时代的变迁总是那么快,多少年后,仅剩的也将被遗忘?也许是天仙也不甘这样罢?他揉碎了白云,在金色的光辉中试图勾起人们对广州这座城市的记忆。这些都是不会被遗忘的!
我忽然想起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时代埋没了一批又一批金碧辉煌的建筑,留下多少断壁残垣。但是,文化的圣火从不会暗淡,它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连绵的生命牵起了历史的长河,带起了千年时光的波澜。
可是,若是燕子早已无堂可进,无梁可依,那么,随之一同消亡的,还有我们内心的回忆吧?
夜幕蔓延,游子在魂牵梦萦着自己的故乡,而广州城里又掩埋着多少人的记忆?亦故人,夜未央,灯阑珊。让我们走进老街深巷,走进广州的历史,读一读广州城的故事吧!
注:该文章为初赛优秀作品展示,不等同于决赛获奖。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