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北京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中医世家第四代传承人,中医外科学硕士,中国针灸学会基层适宜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长桑君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桑君脉法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专家委员会西南分会会长,中医眼科名医陆南山老师第三代传承人,中医湖湘袁氏眼科流派第二代践行者。擅长治疗青少年近视、散光、弱视、青光眼、白内障、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小儿脾胃虚弱、发育迟缓,以及痤疮、湿疹、乳腺结节等病症。
传统中医对于防治青少年近视、弱视、散光、视疲劳、眼睑痉挛等眼部疾病具有优势。陈俊介绍,针对青少年近视防治,可通过针药结合、辅以药贴和砭石导引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通过服用中药调理气血,解决脏腑失调的问题。气血充盈的孩子经过短时间治疗,视力就可得到显著提升。而体质较差、脾胃功能弱的孩子,除了视力问题,往往还会出现头发稀疏、身高不达标等情况,则需要长期调理、辨证施治。
结合中药内调,中医适宜技术无痛针灸使用特定针具,配合轻柔的手法及导引术,可精准刺激到头部、手部、腹部相关穴位,可让孩子在毫无感觉甚至睡眠中完成治疗。同时使用眼贴、砭石等方法可疏通眼部经络气血、放松眼周肌肉,帮助提升治疗效果。
其中,眼贴即中药眼周穴位贴,针对睛明、攒竹、太阳、四白等“眼八穴”,早晚各进行一次15-20分钟的贴敷,可改善眼周气血循环,促进代谢物清理,达到缓解视疲劳的目的。
而砭石一般以“点、熨、摩”的手法,通过“眼八穴”以温和不刺激的方法完成治疗。相比按摩,砭石作用于人体的程度更深,可达到散筋结、加强气血运行的目的,让治疗效果更持久。
陈俊表示,眼睛是人体的“消耗品”,要更加重视青少年近视的防控。近视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不仅在于视物模糊,若不及时接受治疗,还可能导致眼底疾病的年轻化,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
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不仅与用眼过度、使用电子设备过多、姿势错误等因素相关,还可能与不适合的饮食结构有关。在内调方面,相比传统的辨证论治,长桑君脉法可更为精准地诊断病情,如出现寸上脉时,往往代表患者存在慢性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蛋白质过量等问题,长此以往会引起人体中气血瘀堵,从而造成眼部难以得到滋养,可通过饮食及时进行调理。本报记者汪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