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琪团队在SCI期刊《Phytotaxa》上发表了题为《TwonewspeciesofHelvella(Helvellaceae,Pezizales)fromSouthwesternChin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2024年7月在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时发现的马鞍菌属Helvella新物种。
该物种以模式标本的发现地
永平县命名
学名为永平马鞍菌
HelvellayongpingensisT.S.LiQ.Zhao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了中国马鞍菌属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成果
永平马鞍菌Helvellayongpingensis生境照
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南部,澜沧江东岸,地处东经99°17′~99°56′,北纬25°03′~25°45′之间,总面积9193公顷,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以元江栲林(Castanopsisorthacantha)为代表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原始生态系统的重要分布区。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为多种动植物及大型真菌的栖息和种群繁衍提供了理想的生境。保护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还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
马鞍菌属是马鞍菌科(Helvellaceae)中最大的属,其物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尤其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森林中常见。目前,永平马鞍菌仅发现于大理州永平县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生于海拔2450米的元江栲林中地上。该物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包括:子囊盘呈杯状至盘状,子实层深灰色,表面具不规则灰白色斑块,子层托表面深灰色,被短柔毛。
基于ITS、nrLSU、tef-1α和hsp90四个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永平马鞍菌形成了独立的进化分支,与小灰盘马鞍菌互为姐妹支。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证实了该物种在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上具有独特性,与已知的马鞍菌物种存在明显区别。
基于ITS、nrLSU、tef-1α和hsp90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马鞍菌属的物种多样性,还为真菌分类学提供了新的分子数据支持。近年来,得益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马鞍菌属新物种不断被发现,尤其是在中国西南地区。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其复杂的地形特征和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为大型真菌的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生境条件,成为探索真菌多样性的重要区域。
下一步,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将继续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相关研究团队合作开展保护区内真菌资源的调查,进一步揭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