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如一日,扎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一线,用执着和坚守书写林草人的初心使命,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人、生态保护的排头兵、生态文明的宣传者……近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徐自坤获评第五届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不忘初心,甘当绿水青山的守护人
2002年,徐自坤来到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自此,他便在武夷山的密林深处扎根,他的身影在武夷山的山山水水间穿梭,他的脚步踏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基层工作具体且繁杂,徐自坤总是全力以赴,常常无暇他顾。“如果能保护好这片山林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这里这么多的珍稀特有物种,即使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这是徐自坤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辖区的中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这里,社区环境更加优美,绿色产业更加发达,村民生活更加富裕。徐自坤本人先后被聘为武夷山市人民法院生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植物分类专家库成员,获闽浙赣毗连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先进个人”称号,以及武夷山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不辱使命,勇当生态保护的排头兵
徐自坤所在的桐木中队管辖区域24.7万亩,这里除了一点点羊肠小道,四周都是无尽的高山峡谷,山涧密林,情况复杂。他带领干部职工和管护人员克服悬崖峭壁的险峻、虫蛇叮咬的危险和困扰,踏遍辖区的山山水水,防止可能发生的滥伐、盗猎、茶山非法扩边以及“驴友”未经审批入园等不法不良活动。
在节假日和重要防火时段,徐自坤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带领队伍开展森林防火联合巡查。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严格火源管控,确保辖区(桐木区域)的森林资源安全。38年来,这里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这份令人安心的成绩背后,凝聚着徐自坤和同事们无私的付出与努力。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创建初期,国家公园的“面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路边茶农自行设置的茶厂广告牌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国家公园的形象。执法人员准备拆除这些广告牌时,遭到了当地茶农的强烈反对。白天忙于工作的徐自坤充分利用晚上时间,只要有意见的茶农得空,他就主动和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最终,茶农们被他的真诚打动,同意拆除原来的广告牌。
不负时代,争当生态文明的宣传者
在巡山休息的间隙,徐自坤常常蹲下身子,轻轻刨开厚厚的落叶,刮开层层土壤,仔细分析记录,给这片森林“号脉”。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他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植物资源、植被类型及珍稀动植物的分布了如指掌。
2011年,徐自坤在野外偶然发现了一只雄性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这是该物种在武夷山的首次明确记录,为中国昆虫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生态数据。2015年,他又在桐木区域发现了濒危保护植物帽蕊草。2022年春天,徐自坤在长达10多个小时的巡护中,意外发现了罕见物种武夷杜鹃,让这一物种时隔多年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
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让徐自坤成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的“导游员”“解说者”。他经常被福建师范大学、武夷学院等多所高校邀请,为广大学生义务授课和野外实习提供指导,引领着年轻一代走进自然、热爱自然。他还时常被指定为各级各部门实地考察调研组的宣讲者,讲述动植物资源和国家公园保护的政策与成效。此外,他还多次受邀到中小学校园开展公益讲座,普及武夷山国家公园动植物科普知识,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文/图福建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