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花山区: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金台资讯 2025-02-20 16:12:30

2025年,花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统筹推进数字产业能级跃升、数字赋能产业转型、数字技术创新攻坚、数字生态活力释放、数字基建提速提质“五大行动”,推动数字经济综合实力、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奋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新高地。

马鞍山软件园:打造数字经济“增长极”

强链补链,推动产业能级跃升。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主赛道,实施“链长+专班”攻坚:重点突破通用人工智能(AGI)、垂类行业大模型、量子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招引头部、颈部企业。关注初创企业,发挥基金招商作用,投早投小,开放应用场景,帮助测试产品、快速迭代。完成2个算力中心建设,形成覆盖长三角的算力网络。实施“AI+百企”计划,在制造、健康、农业等领域打造标杆应用场景。抢先布局“未来出行”赛道,重点招引城市空中交通(UAM)项目。

创新驱动,推动技术能级跃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联合南大、安工大等省内外高校共建AI联合实验室,攻关边缘计算、数字孪生技术,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加速成果转化。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建立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依托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落实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全年新增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超100项,孵化数字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低于30家。

厚植沃土,推动生态能级跃升。打造“热带雨林式”发展环境:针对数字经济企业设立“绿色通道”,推行“一网通办”,缩短企业注册、资质审批等流程周期。发挥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低空政务航空平台作用,建设可信数据空间等公共技术设施,降低企业研发成本。继续承办中国(马鞍山)第六届互联网大会,提升园区行业影响力。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区域协同,加强与江苏软件园、鼓楼高新区的合作,承接沪苏浙产业溢出项目。完善服务配套,提升软环境。

产城融合,推动载体能级跃升。启动“软件园”2.0建设:新建5万平方米研发创新区,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以软件园为核心,联动周边分园区等载体,建设奥体安工大科创基地,打造功能互补的产业生态圈,构建“一核多园”发展格局。建设15分钟“产城生活圈”,规划人才公寓、共享办公空间、品牌商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落实软件园“4321”优才计划,给予安居、创业补贴,吸引高端人才安居乐业,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示范区。

花山区科技局: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硬核竞争力。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构建精准化攻坚体系。联合并鼓励引导龙头骨干企业聚集优势资源和力量靶向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对核心技术攻关企业给予金融支持和“创新券”支持,积极探索“首单用户考核评价”“容错免责和激励”机制。

聚焦全域创新矩阵,激活生态聚变力。继续承办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积极承办国家级赛事和高影响力论坛,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联合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中科大等高校院所和辖区企业共创高能级科创联盟。加快建设奥体安工大科创基地。在基础创新层新增研发平台和研发飞地,在产业转化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强化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和基金招商“一揽子”政策赋能,创新企业梯队培育计划。

聚焦区域协同创新,释放同城共振力。落实与南京、合肥同城化发展的工作方案,抢抓宁马城际通车机遇,千方百计招引产业、吸引人才、集聚人气、扩大消费,主动对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充分用好上海、南京、合肥等地创新资源,完善与江苏软件园等合作园区共建机制,用好“马可萌”研发飞地。高质量组织好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参会,积极探索开通“科技特快专列”,与南京、合肥、上海知名高校共建“周末科学家”机制,力争引进南京、合肥、上海等专家常态化入驻本地企业技术中心。

聚焦创新场景落地,培育产业新动力。打造“场景机会开放之区”,加快全时全域场景应用,推动政府治理、社会民生、产业升级等场景应开尽开,择优给予场景机会建设方资金支持,对主导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给予政策激励。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形成需求倒逼(场景机会)清单、应用示范(场景能力)清单、标杆案例清单“三个清单”,促成冶金、机器人、政务、建筑、医疗、教育、养老、消费、文旅、科研应用场景,创设人工智能重大场景项目。(通讯员赵伟周姗姗)

0 阅读:0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