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徐回回)近年来,万山区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增强残疾人就业本领,通过创业优惠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助力残疾人群体融入社会、增收致富,点亮他们的希望之光。
一大早,46岁的环卫工人雷维已在梵净山大道上忙碌许久,清扫路面、捡拾垃圾,动作娴熟而专注。虽说薪资微薄、工作辛劳,可对雷维而言,意义非凡。
“每天清晨六点到十点,下午三点到五点,我就守着这段路,让路面干干净净的,大家伙儿出门心情也好。”在与雷维的交谈中,记者得知,她在七八岁时腿疼伴随的膝内翻留下了残疾,成年后,她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养育着两个女儿。为了帮衬家里,在区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她成了一名城市清洁工人。
“当时得知被录用,心里头很高兴。家里有了双份收入,日子总算有了盼头。现在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挺好的,我很知足。”雷维嘴角上扬,眉眼间尽是藏不住的笑意。
像雷维这样在万山区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士还有很多。万山区始终心系有就业意愿与能力的残疾群体,精准发力。截至目前,家宝环境有限公司已为全区17名残疾群众撑起就业“保护伞”,让他们端稳增收“饭碗”。
“帮扶残疾人士就业,是企业应尽之责。”家宝环境有限公司储备经理梁新刚介绍,“我们给予残疾员工2200元的月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还会对重点困难员工给予帮扶,让他们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在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居民李天贵同样书写着身残志坚的奋斗篇章。李天贵1岁多便被小儿麻痹症缠上,自幼行动不便,却凭借顽强毅力在学业上一路“逆袭”,考入铜仁中等专业卫生学校,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学了这一身专业本领,就想着自己干一番事业,为大家做点实事。”怀着创业梦想的李天贵,在社区干部的一路扶持下,将梦想照进现实。社区干部主动上门,宣传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在项目筹备、场地租赁等关键节点全程护航,还帮他成功申请到16000元扶持补贴。很快,李天贵的药房顺利开业。
“药房开起来,心里踏实多了。既能养活自己,又能给邻里乡亲提供健康便利,一举两得。”李天贵脸上洋溢着自豪。
万山区残联持续深耕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领域,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支持与服务体系,为残疾群体铺就逐梦之路。2024年,万山区为207名残疾人推荐就业,帮助20个残疾人实现创业,他们的幸福感稳步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协调公益岗位、落实政策补贴、借助东西部协作等多元举措,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迈上新台阶。”万山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杨天勇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力,深挖潜力,让更多残疾朋友融入职场、开启新篇,为万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一审:肖咏
二审:林秀姜
三审: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