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安2月20日电(记者贾凯璐)2月20日0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国内首座T5航站楼,其面积超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现有三座航站楼的面积总和。
“听说T5航站楼今天启用,我特地坐飞机来体验,新的航站楼智能化水平高,也很便捷。”来自厦门的姚先生说,能够见证新航站楼启用,非常有意义。
当日0时7分,由喀什飞抵西安的MU2204航班降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并停靠在T5航站楼,这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投用后进场的首个航班。6时5分,由西安飞往泉州的MU6245航班从跑道起飞,这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投用后首个出港航班。
T5航站楼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整体采用“主楼+六指廊”的布局结构,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达最远端登机口的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平均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
此外,西安机场优化国际流程,将海关安检进行合并,采用一次过检模式。“在过安检的时候,对后台而言,除了旅客进行安检外,行李也需要通过海关检查和安全检查,但旅客的感受是只需要检查一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安检护卫部资产技术科副经理齐津刚介绍。
作为T5航站楼的“智慧大脑”,西安机场新建能源中心掌控着机场的水、电、气、暖(冷),将各个区域的数据集中接入,智慧化控制系统依据航班离港到港时间、旅客人数、出入口位置、室内温度湿度等信息,通过大数据模型进行预判,提前调整旅客途经区域的温度、照明等,让旅客到达航站楼后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据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部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需求,成为集航空、轨道、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