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道义编辑/张广凯)
行业下行的周期中,头部乳企也正面临挑战。
2月18日晚间,蒙牛披露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公告显示,蒙牛预期2024年度总收入同比下降;2024年度净利润约为0.5亿元至2.5亿元,较2023年的48.09亿元大跌,同比下降约94.8%至98.9%。
关于总收入下滑,蒙牛解释称,主要系原奶供需矛盾突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但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以及各种提质增效措施,公司预计2024年毛利率及经营利润率同比明显提升。”
针对净利润大跳水,蒙牛则称受贝拉米商誉减值38亿元至40亿元、联营公司现代牧业亏损(对应公司应占亏损7.9亿元至9亿元)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贝拉米计提商誉及相关无形资产减值,成为蒙牛历史上最大减值事件,叠加现代牧业相关减值影响,导致蒙牛2024年净利润同比骤降。
蒙牛泽表示,本次公告主要涉及两项商誉和资产减值,均为一次性、非现金项目,不影响蒙牛业务发展和运营。若剔除上述减值,归母净利润仍然表现稳健,经营现金流充裕,且两项减值不会影响2024财年分红。
而这两大资产计提减值,很大程度源于蒙牛此前扩张并购带来的“后遗症”。
现代牧业作为蒙牛的主要原奶供应商,自2005年成立以来便与其关系密切。2013年前,蒙牛因快速扩张面临奶源短缺问题,频繁出现“抢奶”事件,亟需稳定优质的奶源供应。2013年5月,蒙牛收购现代牧业26.92%股权,持股比例增至27.99%,成为单一大股东;2017年,蒙牛再度增持现代牧业16.7%的股权,成为实控人。
但2021年后,国内奶源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持续下跌,蒙牛旗下牧场现代牧业、中国圣牧普遍承压。不久前的2月19日,现代牧业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度业务由盈转亏,净亏损约为13.5亿元至15.5亿元,2023年同期的净利润约为1.85亿元。
蒙牛收购贝拉米,则是典型的高风险战略并购。贝拉米是澳大利亚知名的有机婴幼儿奶粉品牌,主攻高端市场。2019年,蒙牛宣布以14.6亿澳元(约合人民币67.7亿元)的对价收购贝拉米。
但高价收购后,贝拉米并未给蒙牛奶粉业务带来预期的增长。数据显示,2020-2022年,贝拉米营收规模持续缩水,由10.32亿元降至1.24亿元。2021年—2022年,蒙牛对贝拉米分别计提商誉减值6.2亿元、7.42亿元。
从上述信息来看,贝拉米对蒙牛乳业的拖累最大。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此前蒙牛为了加快扩张,进行了多次大型并购,累积的商誉减值风险过大。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商誉减值和生物资产减值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不会对未来经营产生持续性影响。通过这次‘一次性出清’,蒙牛实际上释放了历史包袱,使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
发布盈利预警后首个交易日,蒙牛股票收盘价格为17.26港元/股,当日涨幅10.36%。不过到了20日,其股价回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