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药业或成今年第二家退市药企,昔日中药龙头缘何走到这一步?

新京报 2025-02-20 18:27:17

2月19日,龙津药业(股票简称:*ST龙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或触及财务类终止上市情形。据悉,龙津药业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4年年报披露后出现《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2条规定情形,股票存在退市风险。据其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相关指标将触及上述规定,若最终年报经审计财务数据与预告一致,股票将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公司业绩连亏五年

资料显示,龙津药业成立于1996年9月,公司聚焦于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类疾病两大领域的治疗型药物的开发、研究、生产及销售,其主导产品为龙津注射用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2015年3月24日,龙津药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业绩预告显示,龙津药业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亏损2981.62万元至4437.7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800.34万元至5656.32万元。龙津药业解释称,2024年度,公司注射用灯盏花素降价67%参加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继续执行,非集采省份逐步全面执行集采价格联动政策,导致公司本期营业收入下降。

其实,龙津药业的业绩已经萎靡多年。2019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分别为-3988.60万元、-252.59万元、-1030.45万元、-5734.40万元、-8110.48万元。2023年度,龙津药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25万元,同比下降29.56%。

由于龙津药业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根据有关规定,其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龙津药业”变更为“*ST龙津”。今年1月起,龙津药业多次发布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

成败皆在灯盏花素

昔日中药龙头企业,为何一度面临退市?对于龙津药业来说,可谓成也灯盏花素败也灯盏花素。龙津药业的核心产品注射用灯盏花素曾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据其90%以上的营收。

受集采等行业政策影响,注射用灯盏花素销售收入自2019年起持续下降。2021年12月21日,在湖北牵头的19个省际联盟集采中,龙津药业以极低价格中标,注射用灯盏花素(10瓶/盒,25mg/瓶)报价从228元/盒降至75.31元/盒,降幅高达67%,远超同行。

据采购文件披露数据,这次灯盏花素系列产品首年总体约定采购量仅为370多万支/瓶,有四家中标企业。这意味着龙津药业分得的“集采蛋糕”非常有限。不过,当时龙津药业对产品成本控制信心十足,表示原材料灯盏花素是云南地区的特有植物,公司具有运输成本优势。事后证明龙津药业还是太乐观了,灯盏花素并没能成功实现以价换量。而且国家医保局推行药价联动后,不集采的省份供货价也要下降,这样一来销售额就比集采前低了。

除了集采政策的冲击,辅助用药管控、医保控费、说明书修订,政策已经从院内使用、医保报销、药品监管等全方位监管中药注射剂市场。龙津药业曾在2023年年报中坦言,注射用灯盏花素受到处方和医保支付限制,临床应用范围远小于药品说明书核定范围,且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无法使用医保支付,可使用的医疗机构和科室减少。

此外,龙津药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多年来,龙津药业过度依赖注射用灯盏花素这一核心产品,其他化学仿制药产品的收入规模较小,难以形成有效的业绩支撑。尽管龙津药业近年来也在努力克服单品依赖,加大研发投入,调整营销策略,但这些努力仍未能扭转公司的不利局面。若龙津药业股票最终被终止上市,其或许将成为继大理药业后,2025年第二家退市的医药公司。

2月20日,龙津药业收于1.44元/股,下跌2.7%。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校对柳宝庆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