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隋忠伟厉昕月实习生乔世诚
在传统口腔镶牙流程里,患者常常要等很久。从医生用硅橡胶咬牙模,再到牙模邮寄、石膏灌模、扫描转化数据,最后技师经几十道工序完成制作,不仅耗时,质量还依赖技师手艺。但如今在日照高新区,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全新改变。其“椅旁数字化修复”技术,把患者从扫描到戴新牙的时间,最快缩短至仅需一小时,还通过“医小智”平台打造口腔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
迈尔医疗生产研发中心总监任乐涛介绍:“与其他牙齿制造企业相比,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打造了国内首个口腔工业互联网平台——‘医小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腔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一平台面向临床医生端、CAD工程师端、智能制造工厂端以及原材料生产端全面开放,通过工业互联网中枢,构建起临床、设计、制造环节的线上全链条闭环,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了义齿制作周期,显著提升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体验。
2月11日,迈尔医疗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数字化修复流程。工作人员手持光学口内扫描仪,为一位体验者进行牙齿扫描,扫描数据实时传输,在旁边的电脑上迅速重建出三维模型。任乐涛表示:“将口扫数据上传至‘医小智’平台后,设计人员便可依据这些数据在电脑上设计牙齿模型,随后通过3D打印技术或CAD切削技术,轻松完成义齿制作。”
在迈尔医疗的生产车间,3D打印机正以微米级的精度雕琢每一颗义齿,产品制作精度可达3微米,约为头发丝直径的五十分之一。这一场景彻底颠覆了传统技工室的操作模式,曾经依赖技师手工完成的咬合调整、牙冠雕刻等关键工序,如今已被数字化流程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流,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还确保了义齿质量的稳定性与精确性。
迈尔医疗董事长许小伟指出:“过去,医生进行牙齿种植主要依靠经验,存在一定盲目性。而‘医小智’平台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种植规划方案、植入信息报告以及手术引导工具,变传统的‘盲种’为精准种植,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有效减少误差,降低手术风险。”通过数字技术、精准医疗和3D打印智能制造的有机结合,迈尔医疗实现了从患者口腔数据采集、分析、AI算法应用,到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再到个性化口腔产品智能制造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
迈尔医疗掀起的这场数字化变革,其影响力正逐渐渗透,重塑整个口腔医疗服务产业生态。近年来,“医小智”平台的三个端口已面向全国全面开放,采用B2B、B2C2B模式,如同滴滴打车平台一般,只要通过资质审核,医疗机构、口腔诊所、技师人员均可在线下单、接单。这一模式实现了线上技术支持与数据服务的共享,使得偏远山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级别的精准诊疗服务。
数据资产化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医小智”平台平均每日处理数据20000余条,为全国2000多家门诊、30000名医生提供数据AI赋能。作为口腔领域首家完成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迈尔医疗凭借累计百万级的数据池,不断推动AI算法的优化升级,为整个行业开辟了数据价值挖掘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