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今年元旦起实施后,首家被罚券商出炉。2月17日,财通证券(601108.SH)因反洗钱工作不力等,被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处以195万元罚款,同时依据有关规定,对时任合规部总监和时任副总监分别处4.1万元和4万元罚款,金融圈百万罚单记录再添一笔。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近4个月来3次遭受监管措施,其合规管理体系正面临严峻考验。
2024年至今,共有4家券商因涉“反洗钱”问题被处罚,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券商违规案例说明其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合规意识淡薄。各家券商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提及的有关规定细则嵌入到操作流程规范之中,确保证券交易全流程都能贯彻落实相关规范。
近三年共13家券商触及“反洗钱”红线,中信建投证券曾被罚超千万
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发布行政处罚公告显示,财通证券因存在多项违规,公司、时任合规部总监以及时任副总监一同被罚。
具体来看,处罚公告中提到财通证券对以下两项违法行为负有责任,一是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二是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依据相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对财通证券处195万元罚款,对时任合规部总监和时任副总监分别处4.1万元和4万元罚款。至此,财通证券及旗下两名时任员工合计被罚款203.1万元。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如果金融机构存在未按照规定开展客户尽职调查、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报告大额交易、未按照规定报告可疑交易等四种行为的,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设区的市级以上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给予警告或者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者逾期未改正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这意味着,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2025年1月1日施行之后,财通证券成为首家因反洗钱相关工作被罚的证券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被罚的案例不在少数。
2023年,包括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9家券商均因触及反洗钱违规“红线”被罚款。其中,中信建投证券涉及的罚款金额最大,被中国人民银行处以罚款1388万元,若加上4名从业人员罚款金额,共计被罚1411.5万元。从处罚事由看,多家券商均涉及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
进入2024年,银河证券、海通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也分别因类似违规情形被罚,并且罚单金额均为百万元以上。其中,申万宏源证券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与不明身份的客户进行交易这三项违规,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处以349万元罚款。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填补监管空白,证券业合规方面仍有漏洞待弥补
券商缘何频繁触及“反洗钱”监管红线?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这些券商违规案例说明其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合规意识淡薄。从整改措施看,首先,券商应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反洗钱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各项反洗钱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其次,应加强对客户的身份识别工作,采取多种手段核实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持续关注客户交易行为,及时发现异常交易。此外,建立完善的可疑交易监测和报告机制,一旦发现可疑交易立即上报监管部门。
另有业内人士提醒,近几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不断趋严,合规经营已成为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财通证券此次收到的百万罚单,不仅是对其自身的一次严厉警示,也为整个证券行业敲响了合规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出台的第一部金融领域法律,新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反洗钱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新规引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取代“规则为本”方法。金融机构需根据客户的洗钱风险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对低风险客户可简化尽职调查程序,高风险客户则加强审查。监管范围扩大,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公证机构、贵金属和宝石交易商等,填补了原有监管空白。
此外,新规处罚力度加大。对金融机构未按规定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等行为,最高可处以200万元的罚款。对金融机构及责任人员的违法行为设置不同档次法律责任,对特定非金融机构违法行为设置更科学合理的处罚标准,明确“地下钱庄”等非法洗钱行为与刑法的衔接。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表示,新反洗钱法的施行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对客户尽职调查、可疑交易监测等方面提出更严格要求。但他同时指出,当前,证券业在反洗钱合规方面仍存在诸多漏洞。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上,存在“形式合规”问题,职业、收入等关键信息核验困难,身份证件查询系统未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难以全面、准确识别客户身份。
陈兴文建议,可利用科技构建“智能监测+数据穿透+协同共享”的立体技术框架来提升反洗钱效能,涵盖机器学习驱动的智能监测模型、区块链技术的资金追踪与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的穿透式监管能力、生物识别与动态核验技术、分布式系统架构的效能优化。同时,技术实施需同步匹配建立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算法模型联合训练机制、制定区块链节点准入标准与数据加密规范、推动建立金融科技反洗钱实验室。
记者:苏冉校对:李莉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