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开工干劲足。连日来,在重庆大江科创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慧工厂项目工地,施工设备轰鸣作响、工人紧张有序忙碌。得益于基建装备升级、数字化技术应用,开工仅2个多月,这座整车工厂即将完成主体结构建设,计划将于11月投产,年产能达30万辆,达产后可实现产值250亿元。
位于重庆主城南部的巴南区,汽摩一直是传统优势产业,当地在汽摩等装备制造领域集聚大量企业。开年以来,巴南围绕汽摩等优势产业链加快布局重点项目,不少企业也增资扩产,一批延链、强链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效应加快显现。
宗申产业集团是国内摩托车生产龙头企业。走进该集团所属的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抢生产”的忙碌劲扑面而来,工人正在有序进行焊接、装配、检测等,一台台摩托车从这里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
“近年来大排量摩托车需求呈增长趋势,已成为各摩企重点发力方向。”该公司运营副总经理潘贤光告诉记者,着眼于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公司将加码大排量高端摩托车业务,计划在年内投产1条高端电摩数智化产线,并启动建设1条大排量摩托车数智化产线,今年公司将力争实现整体销量增长20%的目标。
巴南区持续聚焦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动其生产上量或落地见效,力促工业经济“开新局”。“春节后,我们抢抓生产进度,全力推进汽车压铸件等生产,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基础。”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雷鸣说,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率先引进了超大型智能压铸机,持续领跑汽车轻量化赛道,目前产品广泛供应国内外新能源车企。
既要深耕优势领域,又要拓展新兴赛道。瞄准近年来低空经济的火热发展势头,巴南也正蓄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走进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只见整个展厅工业气息与科技元素交织融合,一件件航空活塞动力产品依次排列,在灯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一旁的多媒体展示区,动态演示着发动机在各种飞行器上稳定运行的模拟画面。
作为巴南区低空制造领域明星企业,宗申航发公司已开发出适配多种低空经济场景的航空动力系统:在无人机领域,轻量化、高效率发动机应用于物流配送和农业植保等领域;在空中应急、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发动机产品也受到青睐。
大江科创城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勇告诉记者,基于汽摩行业在低空装备零部件复用性方面的优势,巴南区正大力引进和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项目,仅在大江科创城就有20余家低空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为进一步完善低空产业生态,大江科创城年内还将建设飞行器临时起降点和发动机台架测试场地,争取半径10公里的低空空域,布局发展飞行服务站等。
“未来,我们还将加快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多个垂直起降平台,并布局低空经济制造+服务综合体,聚焦eVTOL航空器销售及授权服务等领域,打造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地。”郑勇说。(记者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