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合格。”2月20日上午10:30,位于南师附中树人学校的南京市鼓楼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中心校园快检室,检验员胡伟和同事们已经完成了当天60批次农产品的检测,当天送检的农产品既有周边学校、幼儿园食堂的食材,也有附近平价店、生鲜店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鼓楼区市场监管局获悉,鼓楼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历经多次迭代升级,目前已升级至“4.0模式”,为南京首创。
记者探访农产品校园快检室
当天快检室内检测的农产品包括蒜黄、四季豆、荠菜等60个批次。记者现场采访时看到,每批次待检测的农产品上都写有名称、编号、采样人员、采样时间以及样品来源等信息。
检验员胡伟介绍说,快检室农产品检测的项目除了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添加剂类等常规项目外,还会有一些高风险品种的重点检测项目。“如果首次检测发现有不合格项目,我们还会进行两次复检。”胡伟告诉记者,确认不合格后将进行溯源并下架相关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快检开启“4.0模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中获悉,除了位于南师附中树人学校的快检室,鼓楼区还分别在辖区的南北设有校园快检室,对全区学校食堂实现两周一次的全覆盖检测。其中南片区设置在二十九中致远初级中学,覆盖周边5个街道56所中小学、幼儿园;北片区设置在二十九中幕府山初级中学,覆盖周边4个街道39所中小学、幼儿园;中片区设置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覆盖周边4个街道47所中小学、幼儿园。
伴随着校园快检室的设立,鼓楼区食用农产品快检也正式进入“4.0模式”,即鼓楼区市场监管局探索首创的涵盖鼓楼区农贸市场快检、区域快检(平价店、生鲜超市等)和校园快检“三位一体”食用农产品全覆盖快速检测体系。
将隐患控制在第一道防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中获悉,鼓楼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已经历经了多次迭代升级,其中“1.0模式”,是指鼓楼区农贸市场自行建设快检室,并按要求完成食用农产品检测任务。“2.0模式”,是指鼓楼区市场监管部门聘请专业的第三方运维机构进驻农贸市场快检室,提供专业检测。“3.0模式”,则是在“2.0模式”的基础上,增设快检中心,对农贸市场以外的社会面食用农产品开展检测,主要包括辖区平价店、生鲜超市、部分大型商超等。“4.0模式”,是在“3.0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检测触角延伸至鼓楼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等重点单位。
“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鼓楼区市场监管局食安科胡卓鸣介绍说,2024年通过快检排查不合格农产品2342批次,均及时下架处置。
守牢“舌尖上的安全”
据悉,目前鼓楼区农贸市场快检主要覆盖全区37农贸市场(含大型生鲜超市),区域快检主要面向农贸市场外的平价店、生鲜店,去年已覆盖全区414家生鲜平价店,校园快检则主要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材进行覆盖性快检。
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必成介绍说,近年来全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食用农产品快检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9.5%以上。该局也将通过不断提高检测能力,不断延伸检测触角,不断加强数据应用等,通过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监管手段,守牢“舌尖上的安全”。
通讯员蒋佳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薛玲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