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期刊拾萃]
◎付小兵范晨芳
军事医学是综合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引领医学科技创新的同时,广泛汲取临床、基础与预防医学的科技成果,推动自身的创新发展。
纵观国际舞台,美国、英国的军事医学期刊已是百年品牌。虽然我国军事医学科研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缺少一个展示与交流该领域成果的国际化平台。为适应世界军事革命和科技发展大势,扩大我国在国际军事医学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军事医学研究(英文)》(MilitaryMedicalResearch,以下简称MMR)于2014年应运而生。创办MMR是推动通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打造军民融合科研共享平台的具体实践。
打破对军事医学的固有印象
MMR在创刊之初,面临的一大挑战便是如何打破外界对其内容范畴的固有认知,即期刊收稿是否仅限于战时创伤救治、特种医学等战时或战场相关内容。鉴于此,我们更加意识到创办本刊的使命与责任之重大。因为现代军事医学早已经发展为一个以伤病救治、健康维护、能力提升和新质战斗力生成为主导的全维化任务创新体系。
十年来,期刊始终以引领军事医学创新发展和科研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拓展“现代军事医学”学科内涵与外延,持续向科研群体普及军事医学与普通医学的交叉融合和优势互补作用,持续打造一个军民及交叉融合发展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链接美德英等军队医学中心
我们秉承“为科学家办刊、由科学家办刊”的理念,以重症医学这一国际学术交流活跃的学科为突破口,诚邀美国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担任国际执行主编,由其拓展相关学科国际知名专家进入编委团队。
国际休克学会主席蒂莫西·R·比利亚尔院士和知名期刊《休克》(Shock)主编伊尔沙德·H·乔德里先后受邀担任期刊顾问。他们贡献了脓毒症、休克和创伤等方面的重要文章,提出和探索了创新性的诊治理念及方法,对改善重症伤病员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还推动了免疫学、感染病学学科及相关医药技术融合研究的发展。这些文章均成为当年高引用文献,极大提升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在MMR未被SCI收录前,国际稿件占比已高达70%—80%。目前,作者群体涵盖了哈佛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国际顶级医学机构,以及美、德、英等国军队知名医学中心。期刊拥有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名审稿专家。90%以上的稿件均经两位以上国际同行评议,严格把关学术质量。
坚持前瞻性、预见性和跨学科性
MMR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在选题策划上始终坚持前瞻性、预见性和跨学科性。
我们策划了再生医学、生物新材料、AI医学等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专题,发布了20余部疾病诊治专家共识和指南,充分展示了现代军事医学平时战时衔接有序、研发应用紧密结合、军民通用性强的特点。
MMR倡导前沿科技交叉融合研究以及临床与实验双向互动的转化研究。例如,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院士团队为解决基层部队骨伤高效防治的科技难题,创新性地研发出一种兼具免疫调节、促血管生成和促成骨分化功能的压电水凝胶组织工程支架。这不仅为军事医学领域提供了新型骨修复材料,还有望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疾病负担。还有一项我们印象颇深的是加拿大国防研究与发展部多伦多研究中心亨利·T·彭教授主导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学习对出血性创伤救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与预测等方面的优势,为开发临床个性化创伤诊治模型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
这些成果为军事与民用医学实践、多学科迭代更新拓展,以及医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在国内外同仁的倾力支持和精心培育下,MMR的内涵品质、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影响因子在医学综合和内科学领域的325种国际SCI期刊中居第9位,并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荣誉。
任重道远,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期待更多国内外医学专家、学者加入办刊队伍,共同用心血和智慧浇灌军事医学这棵常青之树,为维护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付小兵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英文)》杂志主编;范晨芳系《军事医学研究(英文)》杂志编辑部主任
■点评
MMR是一本综合医学期刊,但又独具特色。它发表的军民通用的前沿原创、转化和交叉性研究成果,持续引发学科领域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方向的聚集效应,吸引了众多医学创新型研究人才的关注。
刊物的持续向好发展,首先源于拥有一支创新融合型办刊团队。MMR主编和核心编委定期研究办刊策略,持续革新编委会架构,专注办刊能力提升,吸纳高水平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国际专家加入办刊队伍,为杂志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力量支撑。创刊伊始,MMR就建立了完善的学术质量与出版质控体系,严格执行学术不端行为识别、调查和处理程序,在广大科研人员中树立了科学严谨的品牌形象。
期待杂志不断提升学术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引领医学创新发展和催生更多优秀医学创新型研究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点评人:顾晓松,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栏目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