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央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江苏省积极响应并出台配套措施,推动存量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增量政策加力显效。从江苏省“33条”增量政策到关键领域的专项举措,一系列改革措施接续落地,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些政策带来了哪些积极变化?让我们从扩内需、促生产、强信心三个维度一探究竟。
扩内需: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在扩内需政策的推动下,江苏省消费市场焕发出蓬勃生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苏新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深入开展,成效显著。全年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零售额分别增长37.9%、15.1%,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特别是11月末,江苏省率先将“3C数码”纳入以旧换新商品目录,带动12月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33.4%,照相器材类商品增长1.3倍,热门品牌数码产品甚至一度出现短暂缺货现象,消费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为投资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全年报废更新农机装备10.7万台,带动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0.2%;完成工业领域设备更新33.6万台套,推动工业投资增长11%;“两重”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3%,增速创4月份以来新高,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促生产:助力制造“扬帆起航”
在生产端,扩内需政策的效应持续放大,有力带动了江苏省相关装备产品和消费商品的生产扩张。电子、汽车、金属制品三大重点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在重点行业的带动下,全年装备制造业增长8.7%,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2%。
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4%,数码相机产量增长30.4%,洗衣机、电冰箱、电热取暖器等家电产品产量增幅均超过10%,展现出制造业的强劲韧性。特别是进入四季度,随着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和江苏省系列配套政策加快落地显效,工业生产月度增速连续回升,12月份达到8.6%,创下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为全年经济圆满收官画上重彩的一笔。
强信心:预期提振注入“源头活水”
政策的叠加效应不仅体现在供需两端的增长上,更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全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出2.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6.1%。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9.4%,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2.1个百分点,展现出民间资本对制造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四季度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工业企业对未来行业运行持乐观态度,预计行业将更加趋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改善和信心的提振,为江苏经济持续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