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人群红细胞功能和代谢特征与年轻人更相似?爱生生命科学家又有新发现

新华报业网 2025-02-21 10:32:23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寿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从古代神话传说中对灵丹妙药的追求,到现代科学的深入探索,长寿研究始终是人类关注的重要课题,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长寿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近日,爱生生命—中南大学长寿医学实验室主任、爱生生命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代谢组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夏阳教授等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gingCell(衰老细胞)发表题为“LongevityHumansHaveYouthfulErythrocyteFunctionandMetabolicSignatures”(长寿的人类具有年轻的红细胞功能和代谢特征)的文章。该研究发现,长寿个体表现出与年轻个体相似的红细胞氧释放功能,而大多数老年人表现出氧释放能力降低。

此外,非靶向红细胞代谢组学分析显示,长寿个体具有类似年轻人的代谢重编程,定量分析在红细胞中识别出多种新的长寿相关代谢物,包括腺苷、鞘氨醇-1-磷酸(S1P)和谷胱甘肽(GSH)相关氨基酸。

该研究发现长寿个体在血浆中表现出较少的全身性缺氧相关代谢物和更多的抗氧化和抗炎代谢物,从而具有更健康的临床表型,包括更低的炎症参数以及更好的葡萄糖-脂质代谢和肝肾功能。简而言之,年轻的红细胞功能和代谢使长寿个体能够更好地对抗外周组织缺氧、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促进健康衰老。

这一项研究成果为改善衰老和长寿的功能和机制提供了更多的新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将红细胞作为健康监测的生物标志物和延长寿命的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长寿科技破译长寿密码

值得一提的是,爱生生命首席科学家夏阳教授作为该研究团队的成员之一,在本次研究中担任重要角色。

长寿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领域,涉及生物技术、医学、科技等多个方面,而长寿科技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生力量,也是长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寿研究提供了技术和科学支撑。爱生生命以长寿科技为核心,延长全人类的健康寿命,实现健康长寿为目标,通过研究百岁人群及队列数据,来探索人类长寿的机制,来探索人类长寿的机制。

近年来,长寿科研成果屡获硕果,多项长寿长寿科研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其中爱生生命于2023年刊登发表在NatureAging(自然·衰老)的长寿科研论文《百岁老人之长寿表征为年轻化的肠道菌群》,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爱生生命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表明了爱生生命对科研的重视,公司具有优秀的科研队伍,研发人员占比超40%,这些因素支撑了爱生生命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持续进步。研究成果为长寿科技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思路和新策略,同时为探索长寿机制、长寿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可落地的产业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长寿科研成果高效奔向生产线

目前,爱生生命已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真正促使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产品方面,公司以长寿技术为核心开发了肠道健康评估与疾病早筛、功效型肠道微生态产品、LMT-长寿健康人源菌群移植、“预防-筛查-干预”一体化的长寿管理方案。产业方面,已落地建设长寿科技转化基地,产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张,已从广西南宁拓展至广东深圳、四川达州、云南金平、上海等地,建立了“研究、生产、运营”三大长寿科技中心,其中落地四川达州的长寿科技西南中心,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线,预计2025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2亿元。

期待未来,爱生生命将更多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健康领域中,让科研成果造福全民,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