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由欧洲经济参议院、德国世界隐形冠军学会组成的投资合作考察团来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中法成都生态园,开启跨国企业“成都园区行”活动的首站之旅。
此次考察团成员涵盖机械设备制造、高科技新型材料、汽车工业配套等多个领域的企业负责人、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代表,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和产业对接,深入了解了成都经开区的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聚焦“立园满园”行动,携手共谋合作新机遇。
中法成都生态园:国际化合作的典范
中法成都生态园是中法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关于生态园区经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下的重要合作项目,也是四川省、成都市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4000余家,其中外资背景企业7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成为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考察团的首站来到神龙汽车成都工厂。这座“绿色、高效、智能化”的工厂让考察团成员眼前一亮:AGV小车穿梭自如,机械手臂灵活挥舞,一辆辆崭新的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X不断驶出生产线。
“车间非常现代化,生产工艺智能先进!”Dreso迪索集团中国区总经理丹尼斯·舒尔茨赞叹道。考察团成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对工厂的智能化水平表示高度认可。
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出行的前沿阵地
距离神龙汽车成都工厂不到2公里,考察团来到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作为工信部批复的第8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基地,该基地拥有18.8公里的测试道路、266个实车测试场景和上万个虚拟测试场景,是成都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得知成都经开区已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城市测试道路全域开放时,德国卡尔斯鲁厄工程信息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德国工程院院士伊夫卡·奥恰洛娃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表示:“非常看好中国,尤其是成都的发展前景,希望在中国西南地区落地卡尔斯鲁厄人工智能研究所中国分中心。”
东安湖活力城:公园城市的璀璨明珠
作为中法成都生态园的核心区,东安湖活力城早已“出圈”。从空中俯瞰,一只巨大的银色“飞碟”停靠在东安湖畔,与远处的城市和雪山相映生辉。这里不仅有“一场三馆”、图书馆、艺术中心、剧院等文化地标,还聚集了总部经济、创新研发、文化教育、餐饮娱乐等多元化城市功能场景。
考察团一行乘坐观光车,沿着环湖绿道,感受“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伍尔特集团董事、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工商会前常务主席哈尔德·昂科巴赫表示:“成都是个充满吸引力的城市,既有古老的文化底蕴,又有前沿的科技创新。我对成都的未来充满信心。”
东安湖活力城不仅风景如画,还积极发挥“后大运”效应,年均承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20余场、大型演艺活动50余场,营造特色消费场景50余个,年均游客流量超800万人次,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共谋合作:共享发展新机遇
考察期间,考察团详细了解了成都及成都经开区的招商政策和营商环境,并与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平台搭建、产业合作、项目对接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谋求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作为全省、全市利用外资高地和对外开放窗口,成都经开区正全面落实“开放成都”合作伙伴计划,在新能源汽车、数字贸易、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持续深化对外合作,多次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
“真诚期待广大企业家来成都经开区观光游玩、投资兴业,与我们一道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杨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