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精神一科传来暖心消息,通过叙事护理的专业介入,成功帮助一位深受双相情感障碍困扰的患者李某,逐步走出心灵困境,重拾生活信心,让希望的曙光再次照进他的世界。
35岁的李某入院已有一段时间,原本平稳的治疗进程却被一场病友间的风波打破。病友偷拿他东西且拒不承认,李某多次沟通无果后,愤怒、怀疑的情绪在心中迅速滋生,他开始觉得周围人都在针对自己,甚至臆想有人背后指使。终于,情绪累积爆发,李某出手打了病友,此后他陷入更深的不安与烦躁,言行愈发异常,不仅自身治疗受阻,还影响到了病房的和谐氛围。
面对这一棘手状况,精神一科主管护师张杨杨果断采取叙事护理措施,开启了一场温暖的心灵救赎之旅。在一个阳光透过窗户洒下斑驳光影的午后,趁病友们午休,独自在走廊踱步、眉头紧锁的李某引起了张护士的注意。她轻轻走近,用温和、关切的语气与李某搭话,从日常饮食问到休息情况,起初李某回应寥寥,但张护士始终耐心不减,语气中的理解与关怀逐渐触动了李某,让他紧锁的眉头有了一丝松动,还主动关上了窗户。
看到沟通的契机,张护士趁热打铁,真诚地表示愿意倾听李某内心的委屈。在她的引导下,李某敞开心扉,倾诉着对病友的不满和自己因病产生的焦虑,担心病情无法好转。张护士一边耐心倾听,一边给予共情,认可他的愤怒有理,同时也温和地指出动手的不妥及后果,鼓励他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护士帮忙。
为进一步缓解李某的压力,张护士还分享了新学的正念疗法,打开手机播放放松音乐,引导他深呼吸、冥想。短短十分钟,肢体语言透露出李某内心的紧绷得到了极大舒缓。此后,医院还组织全体病人参与正念音乐治疗,李某每次都积极响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呵护与专业引导,李某的转变令人欣喜。他的情绪日趋稳定,不再无端对病友动手,也不再在走廊徘徊、疑神疑鬼,而是愿意深入交流家庭、孩子,畅想回家后的生活,还和病友们玩起了棋牌,重新找回生活乐趣,积极配合治疗。
在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像这样用爱与专业书写的康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医护人员深知,精神疾病虽棘手,但只要怀揣希望,用心陪伴、用爱叙事,就能穿透心灵阴霾,让患者重归阳光生活。他们也将持续深耕叙事护理领域,为更多退役军人及普通患者点亮希望灯塔,助力其驶向康复彼岸。(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