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一刻钟秒变非遗擂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2-21 14:32:35

本报讯(记者李若晨通讯员屠秀媛)当非遗绝技走进校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漷县镇东定安小学,全校学生人手一副花棍,课间一刻钟秒变非遗擂台,民间技艺成为校园新顶流。课间,漷县镇东定安小学的操场上空翻飞着道道彩虹——这不是魔术,而是全校学生人人掌握的千年非遗技艺“打花棍”。

六年级学生黄海鑫从入学开始,历经六年的花棍学习,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棍小教练。只见他两手各持一根手棒,通过手棒的来回翻动,手棒中间的花棍上下翻飞,做出各种花式动作。“我特别喜欢打花棍这项运动,因为它可以锻炼我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另外我在学习和表演花棍的过程中,也可以释放学习压力、放松身心,让我变得更乐观积极了。”黄海鑫说。

打花棍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体育运动,兼具健身、娱乐和表演功能。2011年,漷县镇东定安小学将打花棍引入校园,以一根花棍为载体,撬动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可能。这项融合力与美的运动,要求手脚协调、全身发力,既能强健体魄、预防近视,更能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学校为此专门编写了教学手册,并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副花棍,同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梯队进行培养,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会打”。低年级学生从“旱地拔葱”等基础动作学起,中年级逐步串联动作,高年级可进阶到自创套路,搭配音乐编排进行完整表演。

如今,漷县镇东定安小学打花棍已逐渐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增加文化自信的窗口。学校开设了花棍兴趣小组,聘请校外专业俱乐部教练入校进行教学指导,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打花棍团队比赛和个人展示赛。在每年的体育节入场展示和艺术节表演项目展示中,师生也都会带来精彩的“打花棍”表演。打花棍已纳入学校体育课的“必修项目”,更助力学校获评“传统体育项目特色校”。

“看到学生们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能够熟练地舞动花棍,特别有成就感。他们的眼神里透着专注与坚持,我想这就是传统民间艺术最大的魅力,也是文化传承最好的答案。”漷县镇东定安小学打花棍指导教师宋春丽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