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乐团迎建团10周年,《中华四季·雨水》国家大剧院上演

新京报 2025-02-21 14:34:59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2月20日,北京民族乐团《中华四季·雨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由此拉开2025年音乐季序幕。这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音乐会,张列、崔军淼、胡玉林等民乐名家携手北京民族乐团,用音符勾勒春雨润泽万物的诗意画卷,以乐声传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中华四季·雨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音乐会以作曲家卢亮辉的经典民族管弦乐《春》作为开场曲,其明快的节奏和灵动的旋律,瞬间将观众带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以经典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小河淌水》婉转的旋律仿佛让人们置身于郁郁葱葱的山林间,感受着春天的清新与美好。崔军淼带来的柳琴演奏《雨后亭院》,通过柳琴清脆的音色,将雨后庭院的恬适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众面前。胡玉林的自作曲、音乐会同名作品笛子与乐队《天雨》,则通过描写变幻莫测的雨景,引发了人们对人生的深刻思悟,以景寄情,表达了坚强不屈的意志与精神。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生生不息》更是展现了地球美丽生命与壮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描写四种珍稀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深刻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列指挥创作的吹管乐与打击乐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部由雨声说起的音乐故事,不仅生动演绎了黄河粗犷自由的生命力,更充分展现了黄河两岸人民对母亲河的热爱与那荡气回肠的心声。最后,音乐会在极具节日风情的民族管弦乐《难忘的泼水节》中圆满落幕。傣族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的巧妙融合,生动展现了热烈欢腾的泼水节场面与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景象。

演出以乐声传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本场音乐会汇聚中国民乐界标杆性人物,形成“指挥—演奏—创作”三位一体的艺术矩阵:指挥家张列带来了原创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突破传统民乐编排,他的每一个手势,都赋予音乐全新的生命力。著名柳琴、阮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崔军淼在其作品《雨后庭院》中形成了传统技法与现代音效碰撞出“声景艺术”的新维度。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胡玉林,他的笛箫演奏作品《天雨》完成了“雨景—心境—哲思”的三重升华。艺术家阵容的“老中青”组合暗含文化传承密码:张列四十载指挥经验奠定艺术品质基准线,崔军淼代表非遗活态传承的当代实践,胡玉林则展现了新时代音乐家的跨界创新。这种代际融合的阵容设计,既满足了资深乐迷对传统韵味的期待,又契合了年轻群体对“新民乐”的审美偏好。

据悉,北京民族乐团将于2025年迎来建团10周年,为此特别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涵盖十场原创音乐会,将为观众带来民族音乐的视听盛宴,展现乐团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卓越成果。同时,还将举办十场主题活动,包括座谈会、发布会等,旨在促进民族音乐的交流与探讨,提升大众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加强与业界的互动合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