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花山区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把发展源头、严守程序规范、抓好教育培养,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聚焦源头储备,确保发展党员“含金量”。从严把控入口关,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方位、多维度综合考察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情况,按照“质量优先”原则,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好新发展党员“入口关”。拓宽培养渠道,定期研判分析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现状,加大从青年学生、产业工人、农民等重点群体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领域中发展党员力度,向基层和生产工作一线倾斜,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聚焦发展流程,确保入党程序“规范化”。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紧盯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细化流程健全机制,通过每月沟通,每季度调度,实时掌握全区发展党员进度,指导基层党组织规范发展流程,按照时间节点实行到期提醒机制,规范开展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实施政审联审机制,形成区委组织部牵头,纪委、政法、统战、公检法司、民宗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审查机制,严肃认真开展政治审查,确保新发展党员政治合格、质量过硬。对本年度所有新发展党员档案进行审查,围绕关键环节,全面审查发展党员备案、民主推荐、教育培训、预审考察、公示、讨论票决等制度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形成清单,现场进行反馈,督促整改到位,确保每一名新发展的党员程序规范、资料完备。
聚焦教育培养,提升党员队伍“向心力”。对全区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分类登记,精准到人,实施动态管理。将教育培训贯穿整个发展党员过程,充分运用好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线下组织开展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等培训,并鼓励新发展的党员到所在支部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新发展的党员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线上充分运用共产党员网、安徽党员大课堂等教育资源,引导新发展的党员认真领悟党的创新理论,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新发展的党员编入到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参加矛盾纠纷调解、关爱帮扶等服务,以老带新,进一步增强其服务意识。(通讯员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