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年度荐书丨宋志军:探山水、寻敦煌、书回“两个80年代”

钱江晚报 2025-02-21 16:23:25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刘玉涵

第13届“潮新闻·浙江新华”春风悦读榜系列活动于2月18日正式启动。

目前,来自国内44家出版社的知名书业人,组成春风悦读榜的“卓越初评委联盟”,陆续提名了他们心目中的2024年度图书。

一本有意思的书,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怎样的色彩?来看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宋志军的提名吧。

《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

[美]巫鸿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3月

推荐语:“山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植根极深、范围极广、极具特色的范畴,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地理、建筑等多个领域都处于相当核心的位置。尤其宋元以来的山水画,被公认为真正的艺术典范,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但是,随着考古工作在中国的长足发展,更多有关早期山水艺术的实例呈现在人们面前,器物纹饰、石刻壁画图像等等,都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

巫鸿教授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新书《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聚焦以视觉形式表现的“山水”,以年代为序,藉由考古新发现,重新思索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勾勒“山水”作为一个艺术传统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

《1980年代:小说六记》

蔡翔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6月

推荐语:蔡翔通过文学重绘1980年代的社会转折与思想图景,提出“两个80年代”的说法:第一个80年代,围绕社会领域中的改革、启蒙、现代化等观念展开,由“伤痕文学”发端打开了诸多的写作领域,文学以现实主义手法依然拥有饱满的社会政治功能与历史使命。第二个80年代,源于对第一个80年代的反思与质疑,改革与现代化的发展主旋律既带来勃勃生机也带来问题与危机,在个体意识和内在自我日益凸显的同时,文化与文明问题也成为80年代中期之后的核心思想议题;现代主义悄然崛起,并由此诞生了“纯文学”观念,影响延续至今。

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与王朔作品轮番登场,将80年代初期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变成“一地鸡毛”式的庸碌日常,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消解了一个大时代的理想和价值,从而终结了80年代,开启了90年代。

这是作者将文学史与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部思想文本。作者认为,1980年代不能成为80年代人的纪念馆,而应该成为历史的图书馆,以供我们反复阅读。

《满世界寻找敦煌》

荣新江著,中华书局,2024年5月

推荐语:1984年,还在读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荣新江到荷兰留学,趁机到英国和欧陆各地寻访敦煌文物文献,由此开启了他传奇般的“满世界寻找敦煌”的历程。四十年来,他的脚步从未停息。

在本书中,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行万里路、读万卷敦煌的难得经历。每写到一地,他都写清该地所藏敦煌及西域文物文献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珍品,他人以及自己做了什么研究,此外还写到见了哪些人(如在英国拜访贝利爵士、在德国拜访恩默瑞克教授)、旅途中有何趣事,等等。可以说,这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个人学术发展史,一部权威精要的敦煌学术史,还是非常可读的旅行文学。

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到20世纪初期英、法、德、日、俄等国的西域探险史,了解敦煌文物文献流散始末以及现今藏存情况,以及大量敦煌研究论著的信息(有人统计,书中写到的书名多达1968个,即使排除重复的,数量依然惊人),此外,书中约两百幅文物文献图、照片、书影亦非常珍贵……本书信息量巨大、密集,不是一本能够速读的书;同时它如此有趣、好看,几让人不忍一下子读完。对于专业读者,它是一部学术宝库;对于想了解敦煌学的一般读者,则是再适合不过的入门读物。

0 阅读:3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