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一场重大变局!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协同,共同打造全新一代新能源智能汽车,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此次签约仪式上,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共同见证了历史性一刻。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标志着这家中国最大汽车集团正式牵手全球领先的ICT企业,共同探索智能汽车的新未来。
华为“第五界”来了!上汽告别“灵魂论”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坚守“灵魂论”的上汽,如今迈出了关键一步,开始拥抱华为智能化技术。这不仅是两家巨头的合作,更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头部车企与科技企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大势。
从商标注册信息来看,上汽集团在1月中旬已申请“尚界”“上汽尚界”等多个商标,涵盖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广告销售等领域,与汽车产业高度相关。而华为在2023年已申请了“尚界”商标,这一细节让外界猜测,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可能催生出“第五界”智能汽车品牌。
此前,华为鸿蒙智行已经联合赛力斯、北汽、奇瑞、江淮四家合作伙伴,推出了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四个“界字系”品牌,完成了从中高端到超高端的全方位布局。若上汽加入,或将诞生全新“界字系”车型,形成“第五界”,进一步完善鸿蒙智行的产品生态。
长期以来,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主要采用三种合作模式:一是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向车企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二是HuaweiInside(HI)模式——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如阿维塔(长安)、极狐(北汽)等品牌采用该模式;三是鸿蒙智行(智选车)模式——华为深度参与整车研发、生产,并提供销售渠道支持,如问界、智界等品牌。
然而,市场普遍认为,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可能跳脱现有模式,开创全新模式。例如,上汽不仅可能采用华为智能汽车技术,还可能在资本层面对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子公司——引望智能进行战略投资,加深双方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绑定。
打破旧格局!中国汽车智能化竞速升级
此次合作不仅仅是上汽和华为的双赢,也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正加速迈入智能化、网联化的深水区。数据显示,在2024年全年,鸿蒙智行全系车型实现销量44.5万辆。而在2025年,鸿蒙智行“四界”将挑战100万辆的销售目标。由此也足见中国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强烈需求。
在此背景下,上汽的加入将为鸿蒙智行体系注入更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双方的结合不仅推动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升级,也将进一步挑战特斯拉、比亚迪等全球新能源车巨头的市场格局。
余承东此前曾表示:“想合作的厂家很多,但精力有限,暂时只能合作四家。”如今,上汽的强势加入,打破了这一限制,也预示着鸿蒙智行的开放性。未来,“界字系”或许不止五个,更多智能汽车品牌可能在这一生态中诞生。
从传统燃油车时代到电动化时代,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驶入下半场。智能电动汽车不仅比拼续航和动力,更是比拼智能化、软件定义能力以及生态整合力。
上汽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不仅标志着双方战略方向的重大调整,也释放出一个信号——“灵魂论”已成为过去式,智能化才是未来的真正赛点。在这场竞逐全球智能汽车市场的赛道上,谁能抢先定义未来?值得拭目以待!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