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李春花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融合场景,优化服务消费市场供给,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有效扩大服务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若干措施》提出,丰富文娱消费场景。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鼓励各地围绕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和暑期等旅游旺季,举办惠民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推动文化场馆、新型演艺空间发展,鼓励在商业场所改造增设一批小剧场,提供小型音乐会、话剧、音乐剧等多样化演出服务,鼓励沉浸体验、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鼓励兴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创商店,推广主题文创产品、特色非遗产品、旅游纪念品。充分挖掘非遗项目,加大“粤剧”“岭南古琴艺术”“粤曲”“广东醒狮”“英歌舞”“粤北采茶戏”“龙舟”“武术”等岭南文化策划推广力度。进一步做好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审批服务工作。加大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纪录片、动画片和广东省原创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微短剧扶持力度,加快电视频道高清、超高清建设。
沉浸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旅游体验形式,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和互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广东省政府在《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鼓励沉浸体验、剧本娱乐等新业态的发展。
新型演艺空间成为国内多地探索发展的重点。早在2019年,上海推出“演艺新空间”这一创新性举措,支持文艺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鼓励商场、文创园区、酒店、餐厅、书店、艺术中心、旅游景点、游轮等场所,打造演艺新空间。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制定了《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
新型演艺空间在演艺业态上包括脱口秀、小型音乐剧、沉浸式表演、小型特色音乐会、LiveHouse、相声等;场地规模较小,场地可选址于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宇、老厂房、产业园区、旅游景点;在空间上,表演者与观众距离很近,互动感强。通过在商圈、景区植入新型演艺空间,能够提供一站式文化消费体验,让人群停留得更久,带动区域消费提质升级。
广东的新型演艺空间发展迅速,成为文化消费的新热点,广东的新型演艺空间数量不断增加,涵盖Livehouse、小剧场、沉浸式剧场等多种形式,尤其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尤为集中,通过在商圈、景区植入新型演艺空间,提供一站式文化消费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带动了餐饮、购物等综合消费。如北京路天河城一台好戏、好好有戏环境式驻演音乐剧,新型演艺空间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成为他们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
广东的新型演艺空间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挑战。通过多方努力,这一行业有望为广东的文化产业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