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场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签约一多半,古镇能否能让居民住得舒心?

上观新闻 2025-02-21 16:56:53

记者从浦东新区新场镇获悉,该镇今年4个已启动征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目前已签约344产,剩余300产集体土地居民,近日将正式启动签约。此次征收结合新场镇历史风貌区保护,开创性地将分散各处的不成套房屋(小梁薄板)纳入“城中村”改造项目,首次探索点状征收路径,实现了城中村和不成套职工住宅的跨类别同步改造。

新场镇城中村改造项目,共涉及四个点位,总用地面积589.61亩。涉及征收居(农)民645产、非居12产。具体为:国有土地居民345产,其中“小梁薄板”及不成套房屋252产;集体土地居民300产。

面对复杂艰巨的征收任务,新场镇此前通过“党建联盟+指挥部+项目公司”推进方式,结合区域党建、基层党建和项目党建,建立健全三级协调推进机制。区建交委、新场镇、浦开集团三方共建“城中村”改造项目党建联盟,组建新场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指挥部。同时,成立“城中村”改造项目拔点攻坚临时党委和7个临时党支部,充实骨干力量170余名,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为征收对象排忧解难。

在朝阳一村,有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虽然房屋已经老旧,但却是他们与一双患有精神疾病的子女共同抵御风雨的唯一港湾。老夫妻担心动迁时自己年迈的身体难以承受搬迁的劳累,更害怕这次变动会加剧儿女的精神负担,打破已有的平静生活。

针对老夫妻的实际情况,北大居委迅速决定为这对老人提供最大的帮助,建立了一支由北大社区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助迁团队”。征收事务所也主动上门服务,为老人详细解释了征收补偿方案和多种选择。

老人最终选择了货币补偿安置。按照老人要方便买菜,不能离古镇太远的意愿,“爱心助迁团队”联系老人的侄子,陪同老人多处看房,直到找到一套让老人满意的房子。

此次新场镇的城中村改造点多面广,国土居民房屋有4种类型,尤其是缺乏配套设施、环境不佳的老旧不成套住房(小梁薄板)零散分布在各处。

为了让有改善意愿的居民能搭上这次旧改的“幸福快车”,浦东新区“两旧一村”改造推进指挥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用好政策“工具箱”,结合新场镇历史风貌区保护,将分散各处的不成套房屋(小梁薄板)纳入“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场镇与浦开集团、征收事务所挂图作战、同向发力,作为国土居民房屋4种类型之一的不成套住房(小梁薄板)征收同步推进。

工农居民区朝晖新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主体结构多采用小梁薄板。最初,这里并无厨卫设施,经历岁月侵蚀,外墙斑驳,楼板破损,尽显沧桑。得知“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在朝晖新村居住了几十年的朱老伯不仅对改造满怀期待,还不辞辛劳地奔走在邻里之间,积极动员周边邻居配合征收工作。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多次上门入户与居民沟通,耐心解答疑问,还多次陪同居民“预看房”,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改造后的居住环境,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终,工农居民区涉及到的不成套住房2类和3类两个区域,居民100%签约。

记者了解到,经过前期努力,目前国土居民征收签约已顺利完成,集土部分计划3月份启动签约。并根据进度情况,开展交房等后续工作,尽快完成腾地。新场镇也明确了接下来改造开发利用的计划。下一阶段,将优先启动部分道路开发建设工作,逐步推进实现大面积开工。而对于涉及国土征而不拆类型的房屋后续将按照风貌保护要求,结合古镇文旅发展综合开发利用。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