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用心守护,武汉市洪山区“身边的好老师”点亮教育之光

极目新闻 2025-02-21 17:55:24

极目新闻记者狄鑫

通讯员高欣

在武汉市洪山区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用爱浇灌,用心守护,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他们中有人吸引了六十多位院士、科技工作者来校讲学,为学生担当强国建设新使命指明方向;有人将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特殊孩子们,让无声世界充满爱的回响;有人独创“心理疗愈六步法”,用倾听与陪伴铺就阳光少年的成长之路,让每一颗心灵都能找到归属;有人远赴新疆支教,用仁爱之心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让边疆孩子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使命与担当,用坚守与奉献书写了教育的温度与力量。他们是平凡的教师,却用不平凡的爱,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也照亮了教育的星空。

科教创新“熊导师”

家国情怀引路人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熊蕾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一生专注一件事”。整整30年,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始终将思想引领放在首位,做好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自2022年起,她利用“双减”的课余时间,结合学校的地域特点,以“少年科学院”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做好科技教育的加法。

熊蕾(左一)和孩子们在一起

她创设“新三立讲坛”吸引了六十多位院士、科技工作者来校讲学;她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们寻访和记录了两百多位身边的科技先锋的故事,编撰成5万字的《马房山的骄傲》一书;三年里,她不辞辛劳地带领同学们走遍武汉市各大科技场馆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的各个实验室五十余个,开展爱国主义实践体验活动。这些故事,这些课程,这些体验,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成就,点亮了爱党爱国的火种,激发他们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的动力,从小立下科技报国的志向。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熊蕾老师说。

熊蕾在让改革之光照亮少先队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创新分享会做分享

四年里,在熊蕾的带领下,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一个又一个思政品牌孕育而生——“先锋故事频道”“百名队员讲百年党史”“理少年红课堂”“少年科学院校外实践课程”……

她先后在全国、全省进行思政课程的交流汇报,她撰写的案例获得“2023年武汉市中小学素质教育优秀案例”“武汉市‘双减’优秀案例”。她带领的少先队集体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湖北省优秀少先队工作集体”“武汉市十佳少先队集体”。

她是特殊学生的“王妈妈”

为教好学生倾注全部真心

特殊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大部分是住宿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

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王琼,善于实践总结,凭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学生的赤诚爱心,30年来把满腔的热情倾洒在学生身上。

王琼给学生上课

聋校的学生因为听力障碍等原因,更需要关怀与爱护。在师生交往中,王老师的善解人意,幽默随和使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她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她的赞许与激励也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

有的孩子在家里出了问题家长没办法,只得打电话给王老师,因为王老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2020年王老师班上来了一名新生小彭,智力发育迟缓,还伴有多动症,情绪波动大等问题。王老师积极和家长沟通,安排家长进课堂全程陪读。在教学过程中,真心以待,为他们排忧解难。朝夕相处中,王老师发现其家长的忧虑和急躁,并及时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希望值,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地对孩子进行针对性训练。

王琼(左)指导学生

“自从来到二聋校,听了王老师的话后,我学到了知识、受到了启发,现在和孩子的关系改善了许多,孩子也进步了很多。”学生家长感激地说。王老师明白只有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教育家长、指导家长如何从实质上关心孩子,有效沟通才能不断地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误区,和家长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从细微处关心每一个学生,这样的习惯已经深深刻进王老师的骨子里。

班里有家长说“我的孩子谁的话都不听,就听王老师的!”学生们也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王妈妈”。

创设“心理疗愈六步法”

铺就阳光少年成长路

二十八年教育路耕耘不辍,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武汉市洪山区第三小学教师罗爱娥的心理疗愈,就像一股清流,带来慰藉和力量,让孩子们身心得到释放、疗愈、成长,铺就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小主人角色体验法”是罗老师的第一个心理疗愈法。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小主人,都把班级荣辱的责任挑在肩上,共情共生共赢。

罗爱娥(左二)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以爱传爱塑感恩之心”是罗老师的第二个心愈疗法。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觉,罗老师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奉献给孩子和家长们。每天七点十分,她早早到达学校。晨间领学“语海拾贝”专题,让每个早到的孩子有“贝”可拾。午间,开展“午习字”让孩子们的钢笔字个个顶呱呱。晚托,开展“伴读课程”读经典、练文笔。白天环环相扣,井井有条。晚间,她又静下心来跟家长单独交流沟通,常常有家长能跟罗老师推心置腹到落泪……在罗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二年级学生小博,小小年纪便能体谅父母的辛苦,体察老师的关怀,用感恩之心挑起生活的责任,让身边人也无比幸福。

她的“真心帮扶给予力量”疗法,给学生以情感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保护了学生的小众爱好和阳光心态;最让罗老师自豪的是,在她的“运动健康疗法”下,全班的体质健康没有一个不及格,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80%以上;

罗爱娥与全班同学合影

孩子们的成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让学生感到心烦意乱。“倾听疗愈心烦意乱”是罗老师心理疗愈的第五个方法。她担任了近十年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和学生个案辅导,深知“倾听”对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疏导疗愈消极心理”是罗老师心理疗愈的第六个方法。罗老师不仅自己是一位知心大姐姐,还在班级设置了多个心理委员岗,推选了善解人意的知心小姐姐、知心小哥哥深入班级内部。他们培训上岗,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难以解决时,求助老师或者家长。大小知心人共同编织着班级心理健康幸福网……

西行万里传师道

爱洒边陲育桃李

2021年10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的王春燕,毅然踏上了万里援疆的征程。

沙丽汗是一名维吾尔族学生,从小在维吾尔语环境下长大,语言障碍导致她学习困难。王老师了解清楚情况后,便利用课间辅导她说普通话,开始是手势比划加同学做翻译,经过一段时间,沙丽汗的普通话越来越流利。在学习写汉字时,沙丽汗又遇到新的问题,她不按笔顺规则写,写的字像画出来的。为此,王老师每天抽时间教她写字,先写给她看,然后握着她的手写,让她感受笔画的力度和变化,经常累得满头大汗。沙丽汗有了细微的进步,她立刻送去赞美的语言、鼓励的拥抱和她喜欢的糖果。许多个周末,王春燕放弃休息去沙丽汗家里给她辅导。在学期末的写字比赛中,沙丽汗获得“写字进步星”,她捧着奖状和奖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沙丽汗说:“我非常喜欢王老师,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单独给我辅导,在我进步的时候送给我小礼物。”

王春燕与学生们一起

王春燕用仁爱之心关爱每个学生,温暖他们的心灵,传递着希望和力量。

学生娜娜(化名)父母离异、父亲再婚,从小跟奶奶生活,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比较欠缺。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王春燕对娜娜倾注了更多的爱,经常陪她聊天谈心,辅导她的学习,了解她的困难,送给她各种学习用品和书籍,每年六一儿童节,她都会给娜娜买一套新衣服,鼓励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六一庆祝活动。现在的娜娜学习越来越好,心态也越来越阳光,还在学校的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王春燕还积极与后方学校联系,开展手拉手活动,代表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向博乐一小一零七班捐赠两千多元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她自己也经常自掏腰包为班级图书角增加新华字典、儿童绘本读物等,多次参与学校及博乐市组织的捐款援助、植树造林等活动。离别前,学生们为她准备欢送会,写下一封封稚嫩的信,用拥抱和不舍的泪水挽留她……

王春燕和学生们合影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王春燕深知,她的任务不仅是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更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积极帮助本校语文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援疆三年来,她凭着过硬的教学能力,赢得本地同行的尊重。多次执教亮相课、示范展示课,得到同行一致好评。多次为中青年教师赛课辅导、担任学科竞赛评委等。2023年10月,王春燕辅导博乐一小中青年教师刘萍、莫小博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师基本功大赛,分别获得自治区一二等奖。她自己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授课比赛中,分别获得书法录像课一等奖,语文录像课三等奖。博乐九小的夏宁蔚老师说:“王老师,是最美的援疆教师,她留给我们最真的爱,最纯的情。”

0 阅读:5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