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方面,沪指收涨0.85%报3379.11点,创本轮反弹新高,周线三连阳(累计周涨0.97%);创业板指涨2.51%(周涨2.99%),科创50大涨5.97%(周涨7.07%),北证50涨2.77%。
两市成交2.19万亿元,成交额时隔两个月重回2万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大市值科技龙头受追捧,成交额超100亿元个股均大幅上涨,表明场外资金正通过科技权重指数加速入市。
结构上,继续分化。一边是科创50大涨5.97%,一边是红利指数下跌0.77%。
TMT行业(通信、计算机等)全线爆发,通信行业成交额超1500亿元创历史天量;AI硬件及算力、机器人概念等持续活跃;通信(5.55%)、计算机(3.96%)、电子、传媒、电力设备等涨幅靠前;银行(-1.24%)、纺织服饰、煤炭、石油石化等逆势收跌。
就港股来看,表现更为强劲。恒生指数涨3.99%报23477.92点,周涨3.79%,刷新3年高位并录得周线六连阳;恒生科技指数涨6.53%(周涨6.03%),恒生国企指数涨4.14%(周涨4.02%)。
全天大市成交3935.98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40.35亿港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权重科技股与AI概念双轮驱动,带动恒生科技指数单日涨幅超6%,中兴通讯、中国联通、联想集团、阿里巴巴等涨幅均超过14%。
这种行情,让人兴奋,也要有所警惕。
牛市在绝望中诞生,在兴奋中死亡。在市场狂欢中,牢记索罗斯的那句话,在别人不敢买时买,在别人不敢不买时卖。
随着科技板块的持续上涨,1月14日至今,万得DeepSeek指数累计上涨87.5%。面对这种大行情,科技资产重估的叙事愈发不可忽视,担心错过这波大行情,投资者开始不敢不买科技板块,这也意味着,短期有点过热了。
科技过热的另一端,是红利、中特估、大盘权重(中证A50、沪深300等)指数的滞涨。1月14日至今,红利指数微涨0.17%,中证A50、沪深300累计涨幅均不超过7%。
当然,滞涨不代表一定会补涨,但起码在调整来临时更安全。
短期来看,适度止盈科技板块,加仓红利板块,仍是理性的选择;中长期看,科技资产重估的星辰大海刚刚看到一点曙光,未来空间还很大,要留足科技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