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报道
2025中超联赛将是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开赛最早的一年职业联赛,2月22日晚就将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进行开幕式,随后,上海申花将在主场迎战长春亚泰,以此宣告中超2025赛季正式展开。
不仅是最早开幕,2025赛季的中国职业联赛将在全新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简称中足联)”的统一管理下展开。在全新的管理机构领导下,加上新赛季开始前又公布了诸多新的规定,那么,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能否展现出各方所期待的全新景象?这恐怕将是贯彻整个赛季的最大悬念。
(1)新管理机构功效待验
2024年是中国职业联赛发展史上极富纪念意义的一年,职业联赛恰逢三十周年。当韩国和日本在之前一年先后展开各种各样横贯全年的纪念活动,纪念各自的职业联赛分别诞生40周年和30周年之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超却格外地灰溜溜。好在新年伊始,“中足联”总算是正式挂牌了,多方所期盼的“管办分离”总算是在机构管理方面变成了现实,中足联全面接管了职业联赛。不过,中足联如何运营,如何将中国的职业联赛发展起来?至少到现在为止,尚未见到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而作为中足联全面接管后的第一个赛季,中超联赛的运营是否会因此发生一些变化?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有一个初步的结论,毕竟所有工作才刚刚开始。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所谓的“管办分离”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在当前的形势下,地方各职业俱乐部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呈现越来越离不开地方政府之势,而单纯依赖市场已经令足球俱乐部几乎不可能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管办分离”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生存之道中的核心问题与本质问题。而且,让足球俱乐部活下去,依然是中国职业联赛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像沧州雄狮、广州队、湖南湘涛等俱乐部在去年底又成为最新一批从中国职业足球版图上消失的足球俱乐部。如何在2025赛季中避免类似的情况再一次出现,这恐怕才是中足联当下的首要任务。
要活下去,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中足联成立后,能否让中国的职业联赛有更多的赞助商、转播商?再通俗些说,就是能够进一步拓宽财源?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5赛季的招商情况似乎并没有多少改变,因为赛场的广告版上赞助商、供应商的名字似乎并没有出现太多新名。
当然,这样的管理机构意义和作用最终恐怕还是取决于效果,也就是实际运营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无疑将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各方也都在静观中足联这个全新机构的管理能力、招商能力以及运营能力,且将贯穿于整个赛季。而且,各方也在观察着这个全新机构组织与原有中国足协之间的关系,更包括与更高一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2)多项新规定悄然出台
尽管2025赛季较往年任何时候开赛都要早,但相比前几个赛季,整个中超联赛的热度似乎并不算很高。这或许是与目前U20亚洲杯正在深圳进行有关,而且中国国青队的表现也还算不错,因而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国青队,毕竟年轻人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管新赛季的中超联赛较往年任何时候开始都要早,而且结束的时间也延至12月初,整个赛季的时长较以往至少多出了一个月。但是,这种赛季的时间拉长,并不是全部真正用于职业队,而是依然在过去陈旧的思维指导下,确保要让出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国家队的集训。最典型的就是新赛季中超联赛两轮之后就暂停,然后可以让国家队提前展开集训,备战3月20日客场对阵沙特队以及3月25日主场对阵澳大利亚队的两场世预赛18强赛。各方的重心依然还是在国家队身上,只不过如今外界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称此举为豪赌。但是,职业化进程之中,豪赌的本性何时改变过?
令人比较尴尬的是,当国家队此番3月初便重新集中并奔赴西亚展开集训之时,“国脚大户”申花以及拥有两三名国脚的海港因为要征战亚冠精英联赛1/8决赛,注定将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跟随国足西征,所幸泰山因故无法参赛,否则一旦进入东亚区八强,作为“第二国脚大户”的泰山队也就无法跟随国家队集训,但如今多少算是缓解了国家队的用人压力。可是,作为中超的俱乐部球队,从3月2日结束第2轮至3月28日重新展开第3轮之间的26天时间里,又何以保证竞技状态?看上去,2025赛季中超联赛较往年开赛早、结束时间又晚,可仅仅3月一个月就休息26天,这样的赛程安排意义又何在?于中超俱乐部的发展何益之有?即便是那些跟随国家队集训的国脚,竞技状态又何以肯定能够达到最佳?
除了这个“最早开始”的新情况之外,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中还有其他几个值得注意的新规定。首先就是外援政策微调,一个赛季只允许注册最多6名外援,转会窗口内最多注册5人,且每场比赛可以同时出场。先前曾有进一步放开外援的呼声,但注册的人数反而是减少了一个。这也是与俱乐部商讨的结果。
其次,效仿亚冠精英联赛的报名办法,将一线队报名名单分为“A名单”和“B名单”,其中,“B名单”最多报名8人,且均为U21球员,即为2004年1月1日或以后出生的球员。而且,“B名单”上的球员既可代表一线队出战中超,也可代表B队出战中乙联赛或U21等梯队联赛。这显然是为年轻球员提供了上升通道,有利于年轻球员的成长。先前,足协不允许年轻球员流通,在一线队报名的球员,就不能代表B队去征战中乙联赛;在B队报名参加中乙联赛的年轻球员不能去一线队参加中超联赛。当然,对“B名单”中的本俱乐部培养和非本俱乐部培养的球员也有具体人数上的规定。另外,球衣号码从原来规定的1至45号,进一步扩增到60号,即球员可以选择1号到60号之间的号码。
除此之外,中足联在赛风赛纪方面也有新要求,在先前纪律准则的基础上新增了多项特别规定,列出了更多违规违纪行为,如伪造文件、隐瞒关联关系、贪污挪用、参与赌球、使用毒品等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对先前有争议的“歧视行为”也给出了更明确而具体的定义。这与中足联成立之后的近期目标即治理行业风气、确保2025职业联赛顺利举行是相吻合的。
(3)外战强方能提升中超
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尽管今天就将展开,但各方的期待似乎还赶不上去年。2024赛季的中超可以说是在中国足球最低谷之时开幕的,但在中超展开之前,泰山队在亚冠赛场上的强势表现,特别是淘汰了日本球会而杀入东亚大区四强,无疑为中超输入了一针强心剂,不止是是泰山球迷为之高兴,其他中国球迷也为之振奋。它告诉中国球迷:“后金元时代”的中超俱乐部并非弱不禁风。
但是,在2024-25赛季的亚冠精英联赛中,被最被寄予厚望的泰山队因故无法参赛,失去了晋级淘汰赛的机会;作为卫冕冠军的海港已经遭遇了三连败,尤其是两场亚冠精英联赛,被日本球会连灌6球,不仅令海港球迷大失所望,更引起了其他地方球迷的不满。尽管最终还是和上海的另一支球队申花一起进入了淘汰赛,但两队将在淘汰赛中再度分别遭遇日本球会,普遍不为外界所看好能够更进一步。
对现在的中国足球而言,其实越在处于低谷中,想要改变现状,就越是要在外战中争取好的表现、好的成绩,才能改变外界对中国足球的看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国内赛场上争冠、以便好向上有交代。特别是,如今的中超俱乐部有国企背景的越来越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会像私企俱乐部那样更加关注短期效益和快速扩张,更侧重于内部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但这不应该成为俱乐部有更高追求的阻碍,特别是在外战方面。实际上,外战中的胜利所带来的效应远超中超赛场,球迷的兴奋度甚至堪比国内赛场上夺冠。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就是上海海港队在2023-24赛季以及2024-25赛季中亚冠赛场上的表现,上赛季在附加赛中被泰国球会淘汰,本赛季又是勉强晋级,一直为国内球迷所诟病,甚至被冠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所以,不光是两支上海球队在2024-25赛季的洲际赛场上需要努力,在下半年开始的2025-26赛季的亚冠精英联赛以及二级联赛中,中超四支队伍更需要拿出具体而实际的行动来,去洲际赛场上改变中超球会的形象。这不只是事关俱乐部自身的问题,作为新成立的中足联,也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去支持中超球会征战洲际赛事。
2025赛季,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全新的中超联赛么?